“产能过剩”这个帽子,最近又被某些声音扣在了中国头上。但数字自己会说话,我们不妨算一笔账:2024年,中国汽车产量3128万辆,国内销量3143万辆,产销基本平衡,甚至还需部分进口补足缺口。而德国同年产量410万辆,内销仅280万辆,明显更多依赖外需。再看人均:中国14亿人口,年销约3140万辆车,相当于每千人22辆;德国人口约8400万,年销280万辆,每千人约34辆。这说明什么?不是我们“产能过剩”,而是我们的市场潜力还远未充分释放,内需空间依然广阔。所以“产能过剩”这个词,听起来像经济术语,实则常是竞争压力的投射。当一国产业,比如中国电动车,凭借创新和效率快速崛起,打破了原有市场格局,有些人就坐不住了。这不是真过剩,而是竞争力过剩。说到底,这是市场进步过程中的必然碰撞。我们不妨继续做好自己:扩大内需、升级产业、对接全球。时间,从来都是站在实干者这一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