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专家:投降不是因为美国的原子弹,而是因为苏联发的1个公告。所有人都以为,当年

叁号知识局 2025-11-19 15:16:33

日本专家:投降不是因为美国的原子弹,而是因为苏联发的1个公告。所有人都以为,当年二战压垮日本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美国,因为它投向日方的两颗原子弹。实际上并不是,压倒日本的其实苏联,为何这么说呢?   麻烦看官们右上角点击一下“ 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如果不是后来发生的那一连串事件,很多人可能至今都会以为,日本是在美国两颗原子弹的震撼中,被吓得立刻跪地认输,但把1945年那段历史真正摊开来看,就会发现事情远比“核爆=投降”复杂得多。   广岛、长崎确实让整个日本社会陷入震惊,可日本高层当时的心态,却和人们想象得完全不同,他们边看着城市化成废墟,边心里默默嘀咕一句:“美国手里,大概也没几颗这种炸弹吧?”那种侥幸心理,就像一个快溺水的人,还觉得自己能再喘几口气。   这份“继续撑”的底气,说白了来自另一种幻想——苏联会出来帮他们“调停”,捞上一张体面的退场券,日本军部和内阁从1941年的《苏日中立条约》里挖出了无限希望,仿佛那张纸不是协议,而是一张能护国保皇的免死金牌。   到了1945年日本国内的状况糟得不能再糟。南方海战失利,航线被切断,粮食短缺得惊人,工厂被炸得不像样子,老百姓饿得瘦成影子。   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日本高层仍然拼命装出一副“我们还能一战”的样子,他们把能想到的尊严都押在苏联身上,幻想着苏联既然和自己签过条约,总不可能眼睁睁看着日本彻底完蛋。   因此东京的高级官员几乎天天盯着苏联的脸色,派驻苏大使连鞋都跑破了,为了打动莫斯科,从礼物到情报都送上去,连领土都暗示可以谈谈,他们觉得这一套非常实在,完全没意识到自己是在往深坑里跳。   而另一边苏联的算盘打得比他们清楚得多,德国快要投降前,美英就和苏联谈好了,欧洲结束后,苏联将东移参战,用百万大军直接教日本做人。   从1945年春天开始,苏联就悄悄把精锐从欧洲调到远东,坦克、火炮、机械化部队在漫长的铁路线上昼夜不停,日本却对这些动向视而不见,只要苏联还没亲口撕条约,他们就当对方还是“和平使者”。   8月6日广岛被炸成废墟,日本军部研究半天,得出一个极其乐观的结论:“美国应该也造不了几颗这种怪物,”他们还努力压下消息,怕民众恐慌,继续鼓吹“本土决战”的幻象。   8月9日长崎又挨了一炸,内阁内部是吵得脸都红了,但“继续坚持”的声音依然不小,如果历史只走到这一步,日本很可能还会继续拖延、继续幻想、继续等着所谓的“转机”。   但现实比幻想残酷,8月8日晚上,日本驻苏大使被叫进苏联外交部,面对面被丢来一句话:从明天起,苏联和日本进入战争状态,宣战公告简短得像刀子,可就是这一刀,把日本的幻想整个切碎。苏联不是调停者,是要命的敌人,而且比美国更加致命。   苏联的军队几乎同时行动,8月9日零点,大军从三路冲进中国东北,势头快得像洪水开闸,日本自诩“王牌”的关东军根本挡不住,精锐早在太平洋战场死得差不多,剩下的是老兵、少年兵、缺枪少炮的临时部队,苏联的坦克像割草一样撕开防线,各要塞几乎不堪一击。短短几天,日本苦心经营多年的东北彻底崩塌。   东北的失守,比遭两颗原子弹更让日本慌乱。那里是日本战争机器的资源仓库,是钢铁、煤炭、粮食的命根子,一旦落入苏联之手,日本就不仅是军事失败,而是国运断根,他们突然意识到,哪怕美国再炸十座城市,只要苏联不动,日本还能拖;但苏联一动,日本连拖的资本都没了。   更要命的是,如果继续抵抗,日本还会面对一个他们最害怕的结局:苏联会参与占领日本本土,天皇制度可能被彻底废除,国家可能像德国一样被瓜分,这一威胁,比原子弹更能戳到日本高层的死穴。   8月14日的御前会议上,天皇第一次明确表达态度:再坚持下去,日本将从地图上消失,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原子弹的阴影还在,但真正让他下定决心的,是苏联已经把日本推到了两面夹击、无路可逃的境地。   于是8月15日,日本投降。看似因原子弹屈服,但实际上,是苏联的宣战和闪击战,把日本拉出了幻想,把他们从“还能谈条件”的梦里生生扯到现实里,让他们知道继续抵抗只会等来灭国的下场。   原子弹是让日本疼到尖叫的重锤,而苏联的宣战,则是压垮他们最后心理支柱的那一脚,历史往往不是被某一件事改变的,而是被打碎幻想的那一刻决定的,日本真正投降的理由,不只是核爆的蘑菇云,而是苏联带来的、无可逃避的绝望。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0 阅读:68

猜你喜欢

叁号知识局

叁号知识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