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当空脱落!UPS2976空难初步报告解读2025年11月4日17点14分

机平夜话 2025-11-21 15:40:20

发动机当空脱落!UPS 2976空难初步报告解读2025年11月4日17点14分,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机场。UPS 2976航班(MD-11F三发货机,注册号N259UP)在起飞后不久撞击地面坠毁,事故造成机组3人和地面11人遇难,另有23名地面人员受伤。NTSB(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在当地时间11月20日公布了初步调查报告。从报告内容来看,事故的大致轮廓已经相对清晰。1、事故过程回顾涉事航班于17:11获得塔台起飞许可,滑行与起飞滑跑过程均正常无异常迹象。飞机在跑道上完成加速并抬轮后不久,1号(左侧)发动机及其吊架突然与机翼分离。分离的发动机向上越过机身后坠地(图1),同时左侧吊架与机翼连接部位起火,火势持续至飞机触地。尽管机组一度尝试保持爬升,但飞机高度始终未超过30英尺。货机在勉强越过跑道末端的阻拦墙后,先后撞上机场附近两处仓库及另外两栋建筑物(其中包括一座燃料回收设施),最终完全被大火吞噬。2、事故货机基本情况事故机组的资质无异常。UPS总部位于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因此当地是该公司的核心枢纽机场。涉事机型MD-11(图2)由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基于DC-10系列发展而来,之后麦道被波音合并。该机型可选装CF-6或PW4000系列发动机,事故飞机搭载的是CF-6动力装置。后续调查中,NTSB在路易斯维尔机场17R跑道及其附近发现了脱落的左侧发动机及吊架(图3),随即展开重点分析。3、初步调查结论(事故可能原因)目前的调查方向指向左侧发动机吊架与机翼连接结构的疲劳性失效。报告指出,MD-11的大翼发动机吊架通过前、后两个吊点与机翼连接(注意:此处指的是吊架与机翼之间的吊点,而非吊架与发动机之间的连接点)(图4)。报告的重点集中在后吊点。后吊点采用两个安装接耳片(前接耳与后接耳)及球型轴承,而前吊点则仅通过两个轴承垂直连接,没有接耳片结构。NTSB发现,左侧吊架后吊点的两个接耳片均发生断裂,且断裂部位存在明显疲劳裂纹。报告指出,后接耳属于典型疲劳断裂,而前接耳虽也存在疲劳裂纹,但最终断裂属于应力过载(推测为:后接耳先因疲劳断裂,导致前接耳瞬间承受超载而断裂)(图5)。吊点接耳的整体失效最终导致发动机及吊架整体脱落,从而触发整起灾难。由于故障发生在起飞抬轮这一吊架受力最大的关键阶段,机组几乎无可挽回的余地,处境极度被动。4、维护记录分析事故飞机累计飞行循环(FC)为21,043次。维修方案中针对左侧吊架接耳片设有一项特殊详细检查(SDI),但因尚未达到29,200飞行循环的检查间隔,故未执行该项检查。最近一次对左侧吊架后吊点的详细目视检查是在2021年10月进行。报告也提及了1979年的美国航空191号航班(DC-10)空难,该事故同样在起飞时发生左侧发动机及吊架脱落,但原因是机务为省时将吊架与发动机整体拆装,操作违规导致吊架产生裂纹(图6)。5、初步研判与可能的深层原因从初步报告来看,本次MD-11F事故的直接诱因可明确指向左侧发动机吊架接耳结构的疲劳失效。发动机在起飞抬轮时脱落,意味着机组几乎没有任何挽救空间。从维护记录判断,飞机维修遵循了既定方案,并未出现超期。但疲劳裂纹的出现表明问题可能出在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设计冗余度不足;(2)维护方案间隔或检查方法不够充分;(3)此前检查过程中存在未发现裂纹的可能。更多细节仍需等待NTSB最终调查报告发布。

0 阅读:0
机平夜话

机平夜话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