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战略意图:背离“专守防卫”,预设针对性战场 :日方虽以“西南方向局势紧张”为借口,实则早已暗藏干预野心。2021年自卫队就制定了“台海有事”时依托西南诸岛作战的预案,如今在距台湾仅110公里的与那国岛设监视与电子战部队,石垣岛部署可覆盖台湾北部的雷达和射程超1000公里的导弹,明显是将西南诸岛打造成瞄准台海的前沿阵地。且增程型12式导弹等装备本质是进攻性武器,彻底打破了其长期标榜的“专守防卫”原则。 2. 部署本质:构建“军事堡垒群”,具备立体攻防能力 :日本正将西南诸岛打造成梯次纵深的“前沿堡垒+不沉航母”群。从与那国岛的前哨监视,到石垣岛、宫古岛的导弹与警备力量部署,再到冲绳岛将第15旅团升格为近4000人的师团,形成作战中枢,再加上计划新建的130座远程导弹弹药库,搭配F-35战机、航母舰队及反潜巡逻机构成的海空力量,已形成完备的立体攻防体系,可对周边海峡和海域形成强力管控与威慑。 3. 地区影响:激化矛盾,引发民众强烈不满 :这种大规模军事化建设让西南诸岛面临沦为战争前线的风险,严重破坏东亚地区的战略平衡。冲绳等地的反战团体和市民多次抗议,230多名各界代表曾集会反对,担忧安全环境恶化。同时,其导弹射程覆盖台海等区域,会加剧相关国家的安全焦虑,引发区域军备竞赛,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的根基。 4. 同盟捆绑:借美日同盟谋私利,提升自身军事地位 :日本的部署还意在填补美军向第二岛链转移后的军力空白,改变此前日美同盟中“美主日从”的格局。通过强化西南地区军力,日本既能巩固与美国的捆绑,又能从原来的军事保障角色转向主动作战角色,逐步提升在同盟中的话语权,为其迈向军事大国铺路,这一趋势无疑给地区安全增添了更多不确定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