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一对夫妇为了孩子早上多睡40分钟,在学校门口安了“移动小家”。11月20日,济南这位孩子爸爸拍视频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移动小家,是一辆房车,就停在学校墙外辅道的停车位上,距离儿子的教学楼只有50米。 11月20号,济南一位孩子爸爸发了条短视频,视频里展示的不是别的,正是停在孩子学校墙外辅道停车位上的一辆房车。 他说,这辆房车是他们家的“移动小家”,这么安排,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孩子早上能多睡40分钟。 从视频里能看到,房车离孩子的教学楼只有50米,孩子出门走几步就能到教室。 之前他们家住得远,孩子每天早上六点半就得起床,洗漱、吃早饭之后,要么挤公交要么家长开车送,遇上早高峰堵车,还总担心会迟到,每天都跟打仗一样。 现在有了这辆房车,孩子七点十分起床都来得及,慢慢收拾好直接去上课,再也不用慌慌张张的。 要知道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大,作业多的时候经常写到半夜,早上能多睡这40分钟,白天上课的精神头都会好很多。 住房车,水电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这家人的办法很实在,用水方面,他们没有安装复杂的设备,就是去附近朋友家接水,一次接够量,一家三口能用三四天。 排水更方便,房车底下正好对着辅道的下水道,不用额外找地方倒污水。 在成本方面,这对夫妇也有自己的考量。 他们一开始也想过在学校附近租房,问了之后发现,每月房租最低都要两三千块。 如果陪读八年十年,光房租就得二十多万,这些钱全给了房东,最后自己什么都留不下。 而买辆房车,虽然前期投入多,但房车是自己的财产,等孩子毕业不用了,还能卖掉收回一部分成本。 而且学校门口的这个停车位是免费的,不用交停车费,也没有物业费,平时除了偶尔去朋友家接水,基本没有其他额外开支。 他们还计划,一直用房车陪读到孩子高中毕业。 这事儿传开后,有不少人支持。 有人觉得这个办法很聪明,不用看房东的脸色,也不用背负房贷压力,一家人能守在一起,就算房车空间小,也挺有幸福感。 还有人佩服他们的思路,认为他们清楚孩子最缺的是睡眠,不是宽敞的房子,比盲目跟风买学区房要清醒。 当然,也有反对的声音。 有人说房车空间太小,孩子写作业没有正经的桌子,一家人活动、洗漱、存放东西都得将就,很不方便。 还有人担心天气问题,夏天房车里面像蒸笼一样,冬天又特别冷,长期住下去对身体不好。 还有人指出,这种陪读方式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学的。 首先,买一辆能满足一家三口日常居住的房车,少说也得几十万,普通家庭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 其次,学校门口的免费车位本来就很稀缺,能长期占着一个,全靠运气,就像有网友说的,他家孩子学校在长安街附近,普通车停一天都要几百块,根本没办法停房车。 甚至有人担心,如果大家都学着这么做,学校门口停满房车,会影响交通,还可能因为抢车位引发矛盾,给学校和周边居民添乱。 不过,也有一些家庭会根据自身情况对房车进行改造,比如加装折叠书桌、做个小储物间,让空间利用更合理。 有些学校周边的社区对这种情况也比较包容,偶尔会允许家长去社区接水,或者提供一些其他便利。 现在还有房车厂商看到了这种需求,开始设计专门的“陪读房车”,把学习区做得更大,优化水电系统,更贴合陪读家庭的需求。 但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规定说能不能在学校周边长期停房车陪读,也没有专门的管理办法,全靠大家自觉。 说到底,济南这对夫妇的做法,确实给陪读提供了一个新思路,说明陪读不一定只有买学区房、租高价陪读房这两条路。 但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有钱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尝试,普通家庭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别盲目跟风。 毕竟陪读的核心是让孩子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如果为了凑条件让全家都过得很辛苦,反而本末倒置了。 那么到最后,你们认为这样做是对的吗?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