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还是发生了!”据媒体11月12日的报道,河南郑州,一女子长期上厕所时玩手机

洁说越山 2025-11-23 17:24:06

“悲剧还是发生了!”据媒体11月12日的报道,河南郑州,一女子长期上厕所时玩手机,一蹲就是半个小时,仿佛屁股失灵了一样,一点感觉都没有,不依靠药物的话一个星期都排不出来!女子去医院检查,被诊断为盆腔器官脱垂。医生:超过10分钟就有问题了! 据媒体报道,这名郑州女子已有多年如厕时玩手机的习惯。每次上厕所,她都会带上手机,刷聊天、短视频、甚至玩游戏。 大多数时候,她说是“静静地躲在小空间里喘口气”,但很多人都不理解:“蹲个厕所为什么要这么久?” 她自己也曾调侃,“可能把厕所当休息室了吧”。 这样的“休息时间”并不轻松:她半个月才去医院一次,排便越来越困难。如果不靠药物,一星期也排不出来,一蹲下来坐着一两部手机的时间也少不了。 慢慢地,她发现自己的盆底有异样,“仿佛屁股一点感觉都没有”,有时候就像“失灵”了一样。 她要靠药物刺激才能排便,否则就困难重重。起先她还以为只是普通便秘,没想到背后竟是严重的器官问题。 在一次腹压大、药物也无效后,女子终于决心就医。医生为她做了详细检查:盆底肌力下降严重,盆腔支撑结构松弛,最终被确诊为 盆腔器官脱垂。 这是一个医学名词,指盆腔内的器官(如直肠、膀胱、子宫等)因支撑组织功能减弱而下坠或突出。 医生指出,在她长期如厕时高强度持续腹压作用下,盆底肌群负荷过重,加之括约肌和支撑韧带疲劳,最终导致器官松弛下垂。  更令人警惕的是,这并非极罕见现象。 报道指出,因不良如厕习惯(尤其是玩手机时间过长)引发盆底问题的年轻病例正在增多,“蹲厕所时间远超医学建议的 5–10 分钟”  医生还说,这名女子的情况在早期较可控,但如果继续拖延、仰赖药物、而不纠正如厕习惯,将来可能出现更严重的问题,比如直肠黏膜内套叠、括约肌松弛,甚至出现阴道或直肠前壁突出等。 这条新闻一出,瞬间在微博、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刷屏。评论区可谓炸开了锅: 震惊派:“真是太可怕了!上厕所还要定闹钟才行吗?” 劝诫派:“上厕所就做正事,不要把马桶当休息室。”、“这习惯,谁教的?” 反思派:“现代人离不开手机,却慢慢把自己身体‘玩坏了’。” “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是一个时代的问题。” 不少健康博主也借此话题发声:提醒大家控制如厕时间、养成健康排便习惯,还顺带科普了 “盆底肌训练”(如凯格尔运动)和饮食建议。 还有声音指出,这反映了一个更深层的问题 —— 现代人休息和逃避压力的方式:上厕所不仅是生理行为,也被不少人当成逃避现实的小角落,用手机来缓解焦虑、逃避烦恼。 但这种“短暂逃离”其实是在为身体埋雷。 针对这一现象,报道中医生给出几点建议:如厕时间控制:每次上厕所建议控制在 5–10 分钟 内。一旦超过 10 分钟,就可能对盆底构成伤害。  中断习惯:如果实在一次排不出来,可以暂时起身活动,再回来,避免长时间维持蹲厕姿势。报道称,“上个十分钟出来走一走,动一动,二十分钟以后再尝试”。 生活方式干预:均衡饮食,多吃膳食纤维、水果、蔬菜;多运动,以增强整体肌肉和盆底肌;练习 盆底肌运动,如缩肛运动、凯格尔等。   及时就医:如果出现排便困难、经常“憋不出来”、依赖泻药,或感觉盆底下坠、坠胀、敏感度低等症状,应尽早到医院检查。

0 阅读:1172
洁说越山

洁说越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