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4日,闻泰科技发布正式声明,就安世荷兰及相关方的单边操作明确表

璞玉微风 2025-11-24 01:54:18

2025年11月24日,闻泰科技发布正式声明,就安世荷兰及相关方的单边操作明确表态,指出这些行为已对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稳定构成实质威胁,并再次呼吁通过建设性沟通打破当前僵局。 这场争端的源头,是闻泰科技分阶段完成的跨境收购。2018年公司率先以114.35亿元参股获得安世33.66%权益,2019年追加199.25亿元将持股比例提升至74.45%实现绝对控股,2020年完成剩余股权收购后,合计总对价约380.6亿元(含融资成本)持有安世98.23%股权。作为全球功率半导体领域的关键企业,安世在全球功率分立器件市场排名第三,份额约10%,车规级MOSFET和二极管市占率超15%,小信号二极管等产品出货量连续多年全球第一,2024年营收达147.15亿元,其中62%来自汽车电子领域,宝马、大众、特斯拉等都是其核心客户。 此次冲突的直接导火索,是2025年9月30日荷兰经济部依据1952年《货物可用性法案》,以“国家安全”为由冻结安世全球30个主体的资产、知识产权及业务调整权限。随后的10月7日,荷兰企业法庭未经庭审便暂停闻泰创始人、安世CEO张学政的职务,并将闻泰所持股权强制托管给第三方,还指派了拥有决定性投票权的外籍非执行董事,这一系列操作被业内称为“法律闪电战”。值得注意的是,在荷兰出手前,美国已通过“穿透规则”将出口管制覆盖至安世,为后续争端埋下伏笔。 面对这一局面,闻泰科技在中方政府部门支持下始终保持克制,多次主动释放善意寻求沟通。中方也采取了务实应对措施,中国商务部曾宣布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出口予以豁免,安世中国公司更是凭借充足库存保障了核心客户供应,并启动了新晶圆产能验证的应急预案。这些举措既体现了维护产业链稳定的诚意,也展现了应对风险的韧性。 但安世荷兰方面的回应始终未能触及问题核心。尽管荷兰经济大臣在11月19日宣布暂停相关行政令,但10月7日的企业法庭裁决仍持续生效,闻泰对安世的控制权依旧处于受限状态。对方既未彻底撤销资产冻结等干预措施,也未对恢复股东合法权利给出实质性解决方案,反而曾出现暂停向东莞工厂供货的行为,导致该工厂70%产能一度受阻。 这场争端的持续发酵,已引发全球汽车供应链的连锁反应。本田墨西哥工厂因芯片供应中断被迫停工,欧洲多家车企的订单交付周期延长至平常的3倍,行业分析师预测,若僵局持续至2026年一季度,全球汽车产量可能缩减120-150万辆。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这种以“国家安全”为由干预商业契约的做法,正在破坏国际并购市场的信任基础,给高度全球化的半导体产业带来不确定性。 事实上,半导体产业的分工协作特性决定了没有任何一方能独善其身。安世的晶圆制造依赖德国汉堡、英国曼彻斯特工厂,而全球60%-70%的出货量来自中国东莞的封测基地,中国市场更是贡献了其46.91%的营收。荷兰方面的干预看似维护了短期的“技术安全”,实则可能让安世错失中国新能源汽车、储能等新兴领域的发展机遇。 解决问题的关键,仍在于回归事实与法律框架。闻泰科技的合法股东权利受国际并购协议保护,这是国际商业合作的基本准则;而全球产业链的稳定运行,更需要各方摒弃地缘偏见,彻底撤销不合理的干预措施,尊重企业自主决策和市场规律。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化解危机,实现产业各方的长期共赢。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279

猜你喜欢

璞玉微风

璞玉微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