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G20踢出美国,加拿大神补刀,中欧笑到最后,特朗普真破防了 观察者网消息称,近日,二十国集团(G20)第二十次领导人峰会在南非圆满落幕,会议成果满满。 这场峰会,注定成为一个新的“里程碑”。因为,美国缺席了此次峰会,反而让19国交上了更完美的“答卷”。 美国擅长用“缺席战术”绑架国际议程。 在此次峰会召开之前,特朗普政府以所谓“南非种族问题”为由,拒绝派任何高级别官员参会,甚至施压东道主南非不得在未经美方同意下,以G20共识发布任何文件。 然而,这次踢到了铁板,事态发展远超白宫预期——其余19国不仅全员出席,更在会议首日就火速敲定了包含122项具体条款的宣言框架,包括扩大安理会改革的一系列事情,用行动宣告“世界不会为美国停下脚步”。 这个结果让远在华盛顿的特朗普政府措手不及。 更让特朗普难以接受的是,美国的传统盟友日本、德国、法国等不仅悉数到场,还主动推进气候融资、发展中国家债务重组等美国反对的议题。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峰会期间直言:“G20不是某国的私人俱乐部,人类的危机不会因谁缺席而消失。” 加拿大总理卡尼则直接表示,“即便没有美国,世界也可以运转”。 当记者追问美加贸易关系时,卡尼的回应更显犀利:“关键时刻我会再次与特朗普总统沟通,但目前没有迫切需要与美国总统讨论的议题。” 这种将全球最大经济体边缘化的表态,从传统美国盟友口中说出,标志着西方阵营内部出现了难以弥合的裂痕。 显而易见,当特朗普政府挥舞关税大棒无差别打击贸易伙伴时,信任纽带正一步步被割裂。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这次峰会中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比如,在气候变化条款上,尽管美方代表会前明确反对,最终文本却不仅保留了相关表述,还增加了对发展中国家每年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承诺的落实时间表。 参与谈判的巴西代表透露,是中国团队在闭门会议中提出的折中方案获得了各方认可。 中国代表建议将气候资金与贸易便利化捆绑,这样既照顾了欧洲国家的环保诉求,也满足了发展中国家的实际需要。 此外,与美国的外交孤立相反,中方在发言中强调“团结协作是破解全球性挑战的唯一路径”,而欧盟则同步呼吁“维护多边贸易体系”。 这种默契并非偶然。在气候治理领域,中欧已建立专项技术合作机制;在数字货币规则制定上,双方专家组成的工作组正加速对接标准。 这种合作仍充满务实色彩。 中欧在人权、市场准入等问题上仍有分歧,但双方在2025年更新的《中欧合作2025路线图》中明确了“求同存异”的优先级——气候变化、公共卫生、金融稳定被列为“不可谈判的共同利益”。 这种基于现实利益的策略联盟,恰恰折射出美国影响力衰退的核心原因。 当19个成员国选择绕过美国达成共识,说明各国已经找到了替代性的协调机制。这才是最让特朗普破防的地方。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连续发布三条推文,指责南非“破坏国际秩序”,并威胁要重新评估美非贸易关系。 但数据显示,美国企业对非投资同比下降12%,而同期中国对非投资上升23%。此外,就在G20峰会期间,南非矿业公司宣布与印尼、阿根廷成立锂矿联合采购联盟,这个占据全球锂产量31%的联盟完全将美国企业排除在外。 本次峰会联合宣言的快速通过,颠覆了传统多边谈判的节奏。 南非总统府发言人透露,各国在气候资金、人工智能治理等传统争议点上表现出“罕见的灵活性”。 这种变化背后,是新兴经济体与欧洲国家共同推动的“去单极化和解”。 美国安委员会前官员费根在《外交事务》中指出:“G20首次在核心参与者缺席时达成实质性成果,标志着全球治理正式进入‘后美国时代’。” 其实,早在美国驻南非使馆仅派出“临时代办”参与G20主席国交接仪式,南非总统拉马福萨直接拒绝交棒时,这一外交冷遇就已传递出明确信号:霸权思维正在失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