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内鬼被抓!”11月21日清晨,央视通报:某测绘公司项目负责人周某,用无人机在敏感区偷拍地形,电脑带毒,数百张涉密照片险些外泄;国安部及时截获,军事机密未出境。网友:多亏警钟抢在了发送键前! 11月21日清晨,央视一则“内鬼被抓”的通报引发全网关注,某测绘公司项目负责人周某利用无人机在敏感区域偷拍地形的行为,让数百张涉密照片险些外泄,好在国家安全机关及时介入,才守住了军事机密的安全防线。 这起看似普通的行业违规事件,背后牵扯出的安全隐患和行业乱象,值得每个人警醒。 事件的起因要从一次违规分包的测绘项目说起。一家测绘公司承接山地测绘任务后,并未按规定自行完成,而是违法将项目转包给另一家公司。 作为项目负责人的周某接到任务后,既没有主动了解项目周边是否存在敏感区域,也未履行任何审批报备手续,便带着无人机直奔现场作业。 操作过程中,无人机意外偏离预定航线,飞入邻近的敏感区域上空,周某对此毫无警觉,任由设备持续拍摄,最终在相机中留下了327张高清照片。 这些照片并非普通风景照,而是清晰记录了该区域的地形地貌、道路交通、围栏防护甚至内部设施布局等关键信息,经专业鉴定,其中包含2项机密级和5项秘密级军事秘密。 更令人揪心的是,周某存储这些照片的笔记本电脑中含有大量病毒,相当于为数据外泄打开了“后门”,一旦被境外情报机构获取,可能通过分析研判得出更多敏感信息,对军事安全造成难以估量的威胁。 这起事件的曝光,离不开群众的警惕性。有居民发现周某在敏感区域违规操作无人机后,第一时间向国家安全机关举报,为案件侦破争取了关键时间。 国安干警迅速介入调查,面对确凿证据和法律解读,周某才彻底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性,当场彻底删除了所有涉密照片,经专业部门复核,这批敏感信息并未泄露。 后续处理中,周某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和《测绘法》被处以5万元行政罚款,涉事的两家测绘公司被吊销相关资质,负责人也被追究连带责任。 国家安全机关并未止步于个案处理,而是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测绘行业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违法分包、未经审批擅自作业等乱象,以案为鉴规范行业秩序。 事件曝光后,网友们的讨论热度居高不下,大家纷纷为国家安全机关的雷霆行动点赞,有人留言“多亏警钟抢在了发送键前,国安卫士就是国家的第一道防线”,还有网友感慨“原来国家安全离我们这么近,一架普通无人机都可能成为威胁工具”。 不少网友对周某的无知和违规行为表示愤慨,“测绘行业关系国家安危,违规转包还不履行审批,这是把安全当儿戏”,也有网友理性指出“看似无心之失,实则是安全意识淡薄,行业培训必须跟上”。 还有网友分享了自己的警惕心得,“现在无人机普及了,看到有人在敏感区域航拍确实要多留个心眼”,更有网友主动转发12339举报渠道,呼吁大家共同参与国家安全守护。 其实这起事件并非个例,近年来无人机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但个别人员无视禁飞法规,让这类便捷工具成为安全隐患。 我国法律早已明确规定,禁止对军事禁区进行测绘、拍摄,使用无人机从事测绘活动必须取得资质并提前报备。 周某的案例再次说明,国家安全无小事,既需要行业从业者绷紧安全弦,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也需要普通群众提高警惕。无论是测绘行业的违规分包乱象,还是个人安全意识的缺失,都可能成为威胁国家安全的漏洞。 维护国家安全从来不是某一个部门的责任,而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从及时举报可疑行为的群众,到迅速行动的国安干警,再到行业专项整治的推进,这起事件让我们看到,国家安全防线的构筑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生活中,多一份对法律法规的敬畏,多一份对敏感区域的警惕,遇到可疑情况及时通过12339举报渠道反映,就能为国家安全添一份保障。 毕竟,再隐蔽的违规行为也逃不过群众的眼睛,再微小的安全漏洞也可能酿成大患,只有人人绷紧安全这根弦,才能筑牢守护国家的铜墙铁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