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俞敏洪南极考察发微引发争议事,老俞发了致歉信,对此,有题为《俞敏洪,你凭何道歉?》网文质疑老俞的道歉。网文说,企业家不是工号牌,更不是打卡机,企业家的责任在于思考这家企业该走向何处,如何通达目标。不偏不倚地说,俞敏洪那封从地球底部发来的信件,通篇都在探讨教育本质、人文精神与商业未来的融合,这恰恰是企业家最珍贵的工作状态。网文认为,作为63岁的企业家,带着东方甄选团队在零下三十度的冰原上拍摄、在颠簸的考察途中开会、在极昼的午夜撰写商业笔记,这分明就是当代企业家的取经之路。新东方转型文旅的战略,需要创始人用血肉之躯去验证、用个人IP去背书,这本就是最艰苦的商业实践。网文还强调,新东方的转型生存,离不开俞敏洪的断臂求生,很难想象,一个为这个国家人才建设投入了巨大心血的企业家,在遭受国家一纸禁令后,在多少个夜不能寐的晚上,最终做出了转型求生的艰难决策。 我很赞同该文观点,点赞。我特别想说,对一般人和具有创新性创造特质,尤其是团队带头人来说,一定不要用朝九晚五和劳动模范的模式衡量,如果一定要用同一把尺子,那恰恰是不公平、不合理,而且损害的恰恰是大多数人的利益。想想看,如果俞不想出东方甄选的招儿,面对国家政策调整,只能是员工下岗、人才流失和企业倒闭。 我看俞敏洪的特别贡献一是创造了新东方文化培训品牌,二是在新东方培训生死存亡之际又拿出东方甄选品牌,并培养了如董宇辉这样一众直播网红。在直播网红即将落幕之际,俞又思考东方文旅之类新品牌,我们足以期待。 俞敏洪没有做错什么,而且在这个错综复杂的时代,俞的坚持和创造力都是超一流的中国稀有精品,值得特别珍惜,而不是以俗人之光、众人之见,点点戳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