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志愿军飞行员刘玉堤在返航途中,无意间发现,自己身下竟有一群黑压压的敌

一桐评这个去 2025-11-25 20:15:07

1951年,志愿军飞行员刘玉堤在返航途中,无意间发现,自己身下竟有一群黑压压的敌机,足有六七十架!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8岁的刘玉堤不是天生飞行天才,1938年他15岁参军,在黄土岭战役当过侦察参谋,1946年进东北老航校学飞行,条件苦得要命,飞机是缴获的日本破烂货,大冬天还得半夜爬起来修发动机,到1950年,他总共才飞了200小时。   对手可不一样,美军第49战斗机联队都是二战老兵,平均飞行时间超过1800小时,志愿军空军1950年12月才组建,飞行员开米格-15平均不到60小时,装备、经验、训练,样样被碾压,但刘玉堤和战友们硬是靠着一股狠劲,在天上跟美国人干了起来。   这天的战斗从中午12点就开始了,刘玉堤接到命令,带队拦截正在轰炸朝鲜村庄的美军机群,他在肃川上空截住了对方,两架F-84突然俯冲想贴着海面逃跑,这招很毒,刘玉堤没受过海上飞行训练,稍有不慎就会失控坠海。   他咬着牙追了下去,飞机距离海面不到百米,机身抖得厉害,海浪激起的水花都能看见,无线电里传来僚机王昭明的喊声,六架敌机从后面包抄过来了,刘玉堤没理会,死死咬住目标,两发炮弹准确命中,敌机冒着黑烟栽进海里,另一架也没逃掉,同样被击落。   下午两点零八分,他在永柔以北又发现了七架F-84,这次敌机正在轰炸铁路隧道,每架挂着六枚火箭弹,刘玉堤借云层掩护悄悄靠近,突然从刺眼阳光里俯冲下来,美军编队顿时乱套,一架编号47的F-84钻进了狭窄峡谷。   这峡谷宽度才460米,两侧都是峭壁,敌机在里面左躲右闪,机翼三次擦到岩壁,火花直冒,刘玉堤紧跟不放,米格-15襟翼在气流里剧烈颤动,敌机为了避开突出岩石拉升时,他瞄准尾巴连续点射,距离300米,炮弹打中方向舵,失控的F-84翻滚着撞向山体,爆炸震落了峭壁积雪。   完成攻击后,刘玉堤拉升飞机,这时燃油表的红色警报灯一直闪个不停,剩余燃油支撑不了多久,他必须马上返航,可偏偏就在这时,他碰上了清川江口那56架美军战机,两架警戒机已经发现他,正以70度仰角俯冲过来。   常理来说,这时候该拼命逃跑,但刘玉堤反而把油门推到底,战机像箭一样冲向敌群尾部,美军飞行员根本没想到会有人这么干,等反应过来时,米格已经冲破五千米距离,瞄准具套住了末端两架战机。   400米距离,三发炮弹打穿左侧F-84的油箱,这架战机当场在空中解体,残骸像花瓣一样散落,右侧敌机想逃,刘玉堤迅速切入内圈,敌群护航的六架战机子弹织成火网,一发打穿了米格右侧襟翼,他在150米距离连射最后八发炮弹,打中敌机发动机舱,美军飞行员跳伞,战机螺旋着坠入江滩。   整个机群瞬间炸了锅,四散逃窜,刘玉堤趁乱垂直爬升,受损的襟翼剧烈震颤,液压油从破口喷到风挡玻璃上,他侧着身子透过滴落的油污看仪表,一点点往基地飞,落地时,战机在跑道尽头停下,地勤人员从油箱里只舀出三勺残油。   这一天,刘玉堤单人击落四架敌机,创下中国空军纪录,机身满是弹孔,襟翼破损,仪表碎裂,座舱冒烟,可他活着回来了,美军第49战斗机联队的作战日志只简单写了句"四架F-84未能返航",只字不提被单机冲阵的尴尬。   这场胜利不是靠运气,米格-15俯冲性能确实不如F-84,但爬升能力更强,刘玉堤利用这个优势,打了就往高空爬,让追击的美机因为仰角过大纷纷失速,他还发现美军返航时习惯用密集队形,警惕性差,正好成了突袭的破绽,此后美军再不敢这么飞了。   到1952年停战,刘玉堤一共击落六架、击伤三架敌机,获"一级战斗英雄"称号,他后来当了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主持歼-8Ⅱ改装工作,儿子刘飞保搞歼-10发动机,外孙陈浏成了歼-20首批试飞员,2019年国庆驾机飞过天安门。   2015年2月16日,92岁的刘玉堤病危,他用颤抖的手写下最后七个字:"大大发展轰炸机",十四小时后,老人去世,从1951年的米格-15到2019年的歼-20,中国空军用了68年,走完了从"靠拼"到"能胜"的全程。   信息来源:(人民资讯——「党史故事会」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长空战鹰;中国军网——抗美援朝:拼过刺刀的飞行员打出的天空)  

0 阅读:0
一桐评这个去

一桐评这个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