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眼了吧,赴日旅游这就是不听劝的后果,去的潇洒,想回来可不容易了。航班取消买不到

史鉴奇谈 2025-11-26 14:18:06

傻眼了吧,赴日旅游这就是不听劝的后果,去的潇洒,想回来可不容易了。航班取消买不到票的比比皆是。 这就是当初国家劝阻赴日的安全风险,但架不住犟种太多,一句出国旅游是我的自由,想去哪就去哪。   这种场面其实早有预兆。上周起中日航线就开始大规模削减,起初还有人以为是常规调度,直到看见日本电视台播放中国游客挤爆机场的画面,才意识到事情不简单。   更麻烦的是日本那套漏洞百出的应急体系。机场广播用塑料日语循环播放“因不可抗力延迟”,问具体原因永远只有标准鞠躬。   中国使馆的紧急热线被打爆,工作人员连夜赶制电子问卷统计滞留人数,但远水难解近渴——航站楼里的自动售货机早被买空,连矿泉水都只剩北海道限定款。   其实民航局预警里说得够明白了,提到日本近期地缘政治风险升高,海上通道随时可能受影响。但总有人觉得危言耸听,直到亲眼看见货机停运导致超市货架变空才慌神。东京某便利店店长说,中国进口的速食面三天前就断货了,现在连关东煮的汤底料都开始限量供应。   更讽刺的是某些人的双标做派。出发前炫耀银座扫货的九宫格照片还没删,转眼就在朋友圈抱怨使馆效率低。有人拍到成田机场有个大妈举着手机拍视频,嚷嚷着“国家不管我们了”,结果镜头一转就看到她脚边堆着七个电饭煲包装箱。   也不是没人提前做功课。有个在日企工作的男生原定昨天回国,半个月前就盯着航线动态,发现承运方突然把波音787换成小型客机时,当即改签提前飞走了。他临走前在留学生群发了句“运力收缩必有妖”,当时还有人笑他胆小,现在这群人正追着他问能不能蹭公司的包机。   某些人可能忘了中国领保热线12308早就发过提醒,建议公民暂勿前往冲突风险区。但总有人把警告当耳旁风,觉得发达国家永远安全,直到看见自卫队军舰在东京湾巡航才反应过来——原来战争预警不是电影台词。   滞留着们各显神通的场面更让人心酸。有个大叔掏出整本人民币想包机,问遍机场所有公务机公司才发现湾流早被订光了。几个年轻人尝试陆路转到韩国转机,结果发现釜山航线票价比平时贵了四倍,而且登机口查签证严得连过境签都无效。   现在打开社交软件,到处都是“求拼船回国”的脑洞帖。有人认真分析从冲绳坐渔轮到福建的可行性,底下居然两百多人留言问能不能带宠物。更魔幻的是某个自驾群在众筹买二手游艇,记账的Excel表连燃油费和平摊维修费都算好了。   其实看看国际新闻就该明白,当两国关系紧张时民航总是最先受冲击。去年某地区冲突时欧洲航司砍班次比现在还狠,但总有人存着侥幸心理,觉得雷劈下来不会正好落到自己头上。   住在横滨的华侨现在最有先见之明。他们早两周就开始组织互助群,谁家有空房就收留滞留同胞,群里每天更新哪家中华料理店还能用支付宝。但更多人困在旅游区酒店,眼看着银行卡余额报警,昨天还有位大姐在浅草寺门口举牌“求代购赚机票钱”。   这种魔幻现实一直延续到昨夜。成田机场二十层停车场顶楼突然有人用激光笔射向天空,在云层映出“想回家”三个汉字,保安冲上来时看到三十多个中国人正围着手机闪光灯合唱国歌。视频传回国内后连官媒都忍不住点评:“公民安全意识亟待提升。”   现在最冷静的反倒是定期往返的商务客。有个被派到名古屋出差的工程师,从三个月前就坚持每周买同一航班机票,作废五张票后终于刷到昨天唯一成行的航班。过安检时他箱子里装着三包涪陵榨菜,说是预防回国隔离时酒店餐不好吃。   看着机场里攥着护照满眼血丝的人们,再回想半个月前小红书那些“说走就走的日本樱花之旅”攻略,这种反差比任何安全教育课都来得深刻。

0 阅读:40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