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方宣布部署导弹后,疑似解放军“无侦-7”现身与那国岛附近,日方紧急起飞战斗机 日本突然发布一则消息,说有一架我国无人机在东海飞行,还途经了与那国岛和台湾地区之间的空域,然后一路飞往西太平洋,最后又沿着原路返回。 日方还特意提到,他们紧急出动了战斗机前去应对。但有意思的是,这次他们连一张照片都没拍到。 这一下子就让不少人开始琢磨:日本出动战机,按理说都会留下点证据,这次却啥也没有,肯定不寻常。 其实,事件的背景挺清楚的。就在无人机现身之前,日本刚刚官宣要在与那国岛部署陆基导弹系统。 与那国岛这个地方对日本来说很关键,是最西边的前哨,离台湾地区只有110公里左右。 日本这些年一直在西南诸岛贴着我国的海域加强军事存在,这步棋说白了,就是冲着我国来的。 说回无人机。日本防卫省没有说具体型号,但日本媒体和军事圈的人都猜测,这应该是我国的“无侦-7”高空无人侦察机。 为啥这么猜?主要还是因为这款无人机的飞行高度太高了,可以升到1.8万米甚至2万米,远超日本F-15J战斗机的正常巡航高度。 以往只要我国的“无侦-7”一上天,日本战机就算全力升空,也只能在极限高度下勉强拍到一个小黑点。 这次干脆连影都没拍到,推测很可能是“无侦-7”又一次飞得太高,日本战机望尘莫及。 根据日本防卫省和主流媒体的报道,6月24日那天,日本自卫队的F-15J紧急升空,试图靠近监视我国无人机。 日方强调,这架无人机一直在国际空域飞行,没有进入日本领空。虽然未越界,但日本还是按照惯例派飞机伴飞,显示对中方的高度警惕。 以往不论是我国军机还是军舰,日本都会尽可能拍照取证,这次却没有任何图像资料,说明我国“无侦-7”确实给日本带来了很大压力。 其实,这场空中较量背后的安全格局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2023年底,日本通过了新版国安战略和防卫计划,提出要大力加强西南岛屿的防御。 导弹、雷达、基地建设一项项推进,尤其强调与那国岛的战略地位。2024年6月初,日本官方又宣布将在与那国岛加快部署12式地对舰导弹。 这型导弹射程远、精度高,覆盖范围甚至能延伸到台岛东部和钓鱼岛附近。日媒也没遮掩,把导弹部署说成是对我国力量增强的应对。日本这些调整,无疑让东海局势变得更复杂。 我国方面的反应其实也很明确。外交部和国防部在公开场合多次表态,强调我国军队完全有权在本国相关海空域开展正常活动。 6月24日当天,外交部发言人也说得很清楚,我国军队的行动合法合规,反对外界炒作“威胁论”。 国防部也简明回应,维护主权和安全是底线,外部压力无效。我国媒体则认为,日本加强与那国岛军事部署,实质上是对我国的遏制。这种做法不利于地区和平稳定,容易激化矛盾。 日本国内对这次事件极为敏感。2023年以来,日本航空自卫队紧急升空的次数明显增加,主要针对我国军机。 台岛方面也注意到这次无人机活动。岛内防务部门公开表示,我国无人机当天穿越台岛东部空域,但并未进入所谓“防空识别区”。 台媒普遍认为,大陆高空无人机在台岛周边侦察,是在掌控区域信息和提升战略主动权。 从整个过程看,无人机高空巡航、日本紧急升空,都是东海和台岛周边常态化的安全互动。 技术层面上,“无侦-7”无人机的高空性能确实让日本很头疼。以前日本靠F-15J和F-4EJ升空,碰到有人机还能拍照取证。 可现在遇到这种高空无人机,战斗机升限就是硬伤,拍照难度大大增加。 这次连模糊影像都没有,说明我国无人机的高空侦察能力已经明显领先。日本媒体也呼吁要升级自己的预警和侦察手段,以应对我国无人机带来的新挑战。 我国媒体也多次指出,日本加大与那国岛的军事部署,容易误导判断,不利于地区和平。 中日双方虽然在东海问题上分歧明显,但都表态愿意通过对话协商,避免风险扩大。 如今,随着军事技术进步和安全环境变化,中日之间的空中互动变得更复杂。 日本要应对我国无人机侦查压力,我国则要密切盯防日本在西南诸岛的各种新部署。 双方都明白,擦枪走火不是大家想看到的结果,所以都在管控风险,升级自己的技术和手段,但又不轻易越雷池一步。 日本加强监控和防御,我国则展现高空侦察技术实力。双方技术差距逐渐显现,但都在理性应对、谨慎处理分歧。 未来的局势怎么发展,要看双方沟通和政策调整。但目前来看,大家都在按自己的节奏行事,既展示实力,也保持克制,努力维护东海和台岛周边的和平稳定。 参考;日本称发现无人机派战机没追上,连照片都没拍到 解放军实力秀引发关注——中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