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一天当中什么时候喝茶更好?喝茶的黄金时间,你喝对了么?

►本文1504字 阅读3分钟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

本文1504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同样是喝茶,有人提神醒脑,有人却越喝越疲惫。”你有没有想过,喝茶不光要看喝什么茶,更要看什么时候喝?在中国,茶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习惯。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喝茶其实有“黄金时间”。喝对了,可能提神、助消化;喝错了,反而影响睡眠、刺激肠胃,甚至干扰营养吸收。

喝茶不是越早越好:早晨起床先别急着喝茶

很多人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泡杯热茶,觉得暖胃又清口气。但空腹喝浓茶,在医学上并不推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指出,空腹饮用刺激性饮品(包括浓茶)可能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导致胃部不适。

早晨空腹时,胃酸浓度较高,茶叶中的咖啡碱和多酚类物质会刺激胃黏膜。特别是绿茶,未经过发酵,刺激性更强。空腹喝浓茶容易引起恶心、胃痛,甚至诱发胃痉挛。正确做法是:吃完早餐后再喝茶,最好间隔30分钟左右。

上午9点到11点,是喝茶的第一个黄金时间

这个时间段,人体的新陈代谢逐渐进入高峰,精神开始集中。轻度饮茶可以帮助你提神、提高注意力。尤其对于办公室人群来说,这个时间段喝点绿茶或白茶,可以改善疲劳感。

绿茶含有适量咖啡因,能温和地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大脑反应速度。白茶中的茶氨酸则有助于缓解焦虑,维持精神稳定。但注意,别喝太浓,尤其是咖啡因敏感人群,否则可能出现心慌、手抖等不适。

午餐后不是马上喝茶,这个误区很多人都有

很多人习惯饭后立刻来一杯茶,尤其是油腻饭菜之后,觉得可以“刮油解腻”。但从医学角度讲,饭后立刻饮茶并不科学。

茶叶中的鞣酸会与食物中的铁结合成不溶性物质,影响铁的吸收。中国营养学会指出,饭后立即饮茶可能增加缺铁性贫血风险,尤其是女性和老人群体。建议饭后间隔40分钟以上再饮茶,既不影响营养吸收,也有助于促进消化功能。

下午2点到4点,是喝茶的第二个黄金时间

这个时间段,很多人开始进入午后疲劳期。此时饮茶,既可以提神醒脑,又不会严重干扰晚上的睡眠。茶叶中的咖啡因在摄入后约30分钟起效,持续时间约4到6小时。这个时间喝茶,能帮助你顺利度过下午的疲劳期,提高工作效率。

推荐乌龙茶、普洱茶。乌龙茶半发酵,温和不刺激;普洱茶熟茶经过发酵,刺激性更低,适合肠胃功能较弱的人群。但注意:晚于下午5点后,尽量避免喝浓茶。

晚上喝茶?90%的人都喝错了

晚上喝茶,尤其是晚餐后或临睡前喝浓茶,是影响睡眠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茶叶中的咖啡因会延长入睡时间,降低深度睡眠比例。

很多人晚上喝了茶,表面看似入睡了,但大脑仍处于轻度兴奋状态,第二天起床反而感觉更累。如果非要喝茶,推荐喝低咖啡因的花草茶(如菊花、玫瑰、柠檬草等),但要注意,花草茶并不等于茶叶茶,其功效与成分差别较大,也不适合所有人群。

例如,菊花性寒,脾胃虚寒的人不宜长期饮用。因此,晚上能不喝茶最好别喝,实在想喝,也要选择低刺激饮品。

特殊人群: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喝茶

很多人认为茶是健康饮品,人人皆宜。但医学研究表明,并非所有人都适合经常饮茶。孕妇、哺乳期女性、胃溃疡患者、失眠严重者、缺铁性贫血人群,应谨慎饮茶或在医生指导下饮用。茶叶中的咖啡因和鞣酸可能加重病情或影响身体吸收。尤其是孕妇过量饮茶,可能影响胎儿神经系统发育。

喝茶还得讲“度”,别盲目追求越浓越好

很多人喝茶喜欢浓香型,认为这样才够味。但医学上,茶越浓,咖啡因和鞣酸含量越高,刺激性越强。长期饮用浓茶,容易导致骨质疏松、胃肠不适、肾脏负担加重。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日常饮茶应以淡茶为宜。每天饮茶量控制在3到5克茶叶为佳,浓度适中,不影响正常饮食和睡眠。

最后总结:一天中喝茶的最佳时间线

早上吃完饭后半小时,上午9点到11点,下午2点到4点,是一天中喝茶的黄金时间。避免空腹、饭后立刻和晚上临睡前饮用浓茶。控制好时间和浓度,才能真正发挥茶的健康益处。别再随便端起茶杯就喝,科学喝茶,才能喝出健康。

资料来源:

①.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②. 张洪光. 茶与健康[J].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9(08):64-66.③.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 健康中国行动——合理膳食专项行动解读[EB/OL]. 国家卫健委官网,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