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抗美援朝时,一志愿军连长偶然捡到一个小女孩,因放心不下女孩安危,他用扁担箩筐挑着

抗美援朝时,一志愿军连长偶然捡到一个小女孩,因放心不下女孩安危,他用扁担箩筐挑着女孩,血战追击。 十月的风,拂过黄万丰饱经风霜的脸庞。1982年,作为抗美援朝战斗英雄,他受邀访问朝鲜,金日成亲自接见了他。在国宾级的热情招待中,一个女孩的面容却始终浮现在他心头。他想开口询问,却又咽了回去。毕竟,这不是一个人的小事,而是两国之间的政治问题。 三十多年前的往事,宛如昨日。1950年冬天,零下四十度的极寒中,志愿军第27军秘密集结在朝鲜长津湖畔。作为27军81师243团1营1连的连长,二十一岁的黄万丰带领战士们在冰天雪地里隐蔽了整整六天,然后突袭了美军"北极熊团"。战斗结束后,当他们打扫战场时,眼前的一幕让这位年轻的连长心头一震。 朝鲜联络员抱着一个小女孩跑了过来,小女孩在他怀里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她叫娇静子,年仅五岁,父母昨天在美军轰炸中双双身亡。"联络员气喘吁吁地解释。黄万丰望着这个哭喊的孩子,心里顿时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情感。出生于胶东牟平贫困家庭的他,最见不得平民百姓遭殃。在硝烟未散的废墟中,他当即决定:先收留娇静子再说。 "如何带一个小女孩上战场?"黄万丰和战友们一筹莫展。他灵机一动,让炊事班长倒出一个竹筐,用自己的棉被将小女孩包裹好,放在竹筐里,挑起担子开始急行军。娇静子窝在竹筐里,像一只受惊的小鸟,警惕地四处张望,不久便在晃动中睡去。 看着熟睡的小女孩,黄万丰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奇怪的想法:"如果我牺牲了,娇静子就算是我捡来的闺女吧!我连老婆都没娶,她或许是我在朝鲜战场唯一的纪念了。" 因为天气实在太冷,娇静子在零下几十度的环境中瑟瑟发抖。黄万丰二话不说,拆了自己的棉被,让通讯员赶制了一套衣服。不到一天,通讯员就给娇静子做出了一套棉服。看着孩子换上崭新的黄绿色小衣裤,活泼可爱的模样,黄万丰心里乐开了花:"我这棉被拆得真值!" 虽然语言不通,但娇静子和黄万丰之间很快建立起信任与依赖。部队赶到指定集结地时,前方1224高地方向已是枪声大作。预感到战斗即将打响,黄万丰将娇静子交给炊事班长,然后郑重嘱咐:"你丢了啥,也不能丢了娇静子,听见没!"炊事班长挺直腰板,大声回应:"是!" 兴南港的战火终于平息。1952年10月1日,国庆节这天,文工团来到了243团驻地慰问演出。雄壮的《志愿军战歌》响彻营地,黄万丰将娇静子扛在脖子上,跟着节拍一起唱起来。正在这欢乐时刻,一个消息让他心跳加速——27军即将换防回国! 已经升任营参谋长的黄万丰激动不已,第一反应就是能带娇静子回家了。他迫不及待地带着娇静子去了附近的集市,用珍贵的津贴给孩子量做了一身新衣服。回到驻地后,他还拜托文工团的女战士给孩子剪了新发型,洗了澡。看着白白净净的娇静子,黄万丰心里乐开了花。两年来朝夕相处,娇静子早已将他看作亲生父亲,常常一口一个"阿巴吉"(朝鲜语中的"爸爸")叫着他。 然而,10月3日,一个噩耗如同晴天霹雳——81师特别交待243团通知黄万丰:志愿军不能带任何朝鲜人回国,娇静子必须留下。 "她就是我闺女,我要带她回去过好日子,我舍不得她,她也离不开我!"黄万丰急切地向师政治部主任申诉。主任听了他们的故事很感动,但军令如山,这不是个人感情问题,而是两国间的政治问题。他只能建议黄万丰找个可靠的人收留孩子。 回到驻地的路上,黄万丰脑海中闪过一个大胆的计划——把娇静子藏进炮兵16团用帆布包裹的炮座里偷偷带回国。他立刻带着娇静子去炮兵团比划了一番,却发现炮座空间太小,空气稀薄,孩子很可能会窒息。更重要的是,万一被检查站的朝鲜人民军发现,将给志愿军带来外交麻烦。作为二级英雄和朝鲜三级国旗勋章获得者,黄万丰最终决定:违反纪律的事情绝对不能做。 经过一番思考,黄万丰找到了一位熟悉的朝鲜人民军联络员女上尉。这位女上尉丈夫和父母都在战争中牺牲,她理解黄万丰的心情,答应收养娇静子。 10月4日凌晨,部队即将出发的时刻,黄万丰看着睡梦中的娇静子,悄悄留下了三个月的生活费。当他准备悄然离去时,娇静子突然被噩梦惊醒,喊起了:"阿妈妮!阿巴吉!"黄万丰抱起她,而朝鲜联络员和女上尉也如约而至。 女上尉接过娇静子,轻声哼起了朝鲜民谣《祝福歌》:"睡吧睡吧宝贝,我可爱的宝贝,白头山上有颗星,灿烂放光辉,星光闪闪守护着你,我可爱的宝贝……"歌声安抚了娇静子,但她的小嘴仍梦呓般地吸吮着。女上尉一边示意黄万丰赶紧离开,一边继续哼唱。 半个多月后,部队抵达中朝边境的满浦火车站。让黄万丰意外的是,站上只有少数人民军内务部队,几乎没有检查程序,只是热情握手和拥抱。这意味着娇静子本可以轻松带回国!懊悔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可火车已经鸣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