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这场持续数年的博弈,本质上是全球化秩序重构的缩影 —— 当美国挥舞关税大棒时,世

这场持续数年的博弈,本质上是全球化秩序重构的缩影 —— 当美国挥舞关税大棒时,世界早已悄然转向,用行动书写着 “去美国化” 的新篇章。 美国关税政策的初衷是 “让制造业回流”,但现实却像一面哈哈镜,2025 年苹果公司宣布将多数销美 iPhone 转产印度,越南承接可穿戴设备制造,这只是全球产业链调整的冰山一角。 欧盟与南方共同市场达成自贸协定,英国加速与印度谈判贸易协议,东盟 + 3 机制深化区域合作,越来越多国家用 “脚投票”,在关税壁垒之外寻找新的贸易伙伴。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中间产品贸易额占比稳定在 50%,但亚洲供应链多元化趋势明显,中国在亚洲中间产品出口中的份额从 2018 年的 35.5% 降至 2022 年的 32.1%,越南、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快速崛起。 这种 “去美国化” 并非刻意对抗,而是企业和国家在风险与成本之间的理性选择。 更值得关注的是货币体系的深层变革,沙特矿产资源大臣胡拉耶夫近日表态,愿意尝试人民币结算石油贸易,这对 “石油美元” 体系构成直接冲击。 2024 年中国与沙特签署 500 亿元人民币互换协议,金砖国家探索新的支付系统,这些动作背后是美元信任危机的蔓延。 IMF 数据显示,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已从 2000 年的 72% 降至 2022 年的 58.36%,而美国滥用金融制裁的做法,正加速各国寻求替代方案,正如达利欧所言,美国转向 “国家资本主义” 的保护主义政策,正在削弱美元的全球地位。 美国自身也在为关税政策付出代价,2025 年一季度,美国港口出口量平均下降 20%,波特兰港跌幅达 50.4%,农产品、汽车等传统优势产业首当其冲。关税推高物价导致美国低收入家庭年支出增加 5200 美元,密歇根大学调查显示民众通胀预期升至 6.7%,创 1981 年以来新高,连美国 12 个州都联合起诉联邦政府,指控关税政策 “非法且鲁莽”,这种内部分歧加剧了政策执行的不确定性。 这场贸易战早已脱离 “输赢” 的二元叙事,当苹果在印度建厂、沙特考虑人民币结算、欧盟推进自贸谈判时,全球经济的底层逻辑正在重构。 达利欧警告的 “国家资本主义” 与 “去美国化” 趋势,本质上是全球化 3.0 时代的阵痛,未来的贸易规则或许不再由单一霸权主导,而是由多元力量在博弈中形成新的平衡 —— 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参考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