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46年,杨开慧牺牲16年后,毛岸英说出她的遗言时,毛主席听完瞬间就泪流满面。

1946年,杨开慧牺牲16年后,毛岸英说出她的遗言时,毛主席听完瞬间就泪流满面。毛主席的一生中共有三任妻子,最令他难以忘怀的当属杨开慧。

1901年,杨开慧在湖南省长沙县板仓出生,其父杨昌济是致力于救国救民的学者。

杨昌济是湖南第一师范的教师,身边的人常常尊称杨昌济为“板仓先生”,他的先进思想很早便对杨开慧产生了深远影响。

早年为投身爱国事业出国游学。他治学严谨、博学多才,备受学生欢迎。

1913年,杨开慧跟随父亲杨昌济举家搬迁到了长沙,从此杨昌济的家中就多了学生往来的身影,其中经常出现的学生是蔡和森和毛泽东,他们是杨昌济的得意门生。

杨昌济曾说“我在第一师范遇到了两个最好的学生,他们一个叫毛泽东,一个叫蔡和森,此二人将来定能成为国之栋梁!”

听到父亲这么说,杨开慧也对毛泽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18年,杨昌济到北京大学任教。这年9月,毛泽东因组织赴法勤工俭学也来到北京,在这期间,毛泽东和杨开慧有了更多的接触并开始相爱。

1920年冬,杨开慧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湖南第一批团员。就在这时,她和毛泽东在长沙举行了简朴的婚礼,结为革命伴侣。

1922年,杨开慧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毛泽东在湖南建立了中共湘区委员会,任区委书记,杨开慧负责区委的机要和交通联络工作,身兼多种职务,成为毛泽东的得力助手。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按照党的八七会议指示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杨开慧带着3个孩子回到长沙板仓开展地下斗争。

然而,国民党发动的“白色恐怖”愈演愈烈,杨开慧作为毛泽东的妻子,早已被反动敌人盯上了。

1930年10月24日,这天是毛岸英8岁的生日,一大早杨开慧就为儿子煮了一碗长寿面。面刚煮好,毛岸英还没来得及吃,杨开慧和儿子,保姆孙嫂就被闯进家里的一行人用麻绳五花大绑起来。

面对敌人的审讯、毒打,杨开慧做好了死的准备。她无论如何不能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背叛感情,背叛中国共产党的事业。

杨开慧在狱中受尽折磨,反反复复就是一句话,“要杀就杀,死不足惜,但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敌人见从杨开慧那里也得不到什么,怕夜长梦多,于是决定对杨开慧下手。

1930年11月14日下午1点,长沙的天气非常阴冷。杨开慧在狱中换上了她的青布裤、青布鞋,还有她的青布长旗袍。

保姆孙嫂失声痛哭,对杨开慧说:“孩子离不开你呀,你不能就这样走了。”

但她不想由此改变初衷,死心已定。她对孙嫂说:“三个孩子托给你了,他们是润之的亲骨肉。”

也有人劝杨开慧:“你上有老母,下有幼儿,自己又年纪轻轻的,何必奔死而去呢?只要说几句话你就能活下来。”杨开慧摇摇头:“死不可怕,苟且活着才可怕,孩子会长大的,他们会理解我的。”

她知道她为什么而死,就是因为她不肯发表声明,不肯与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不肯放弃自己是共产党员,只有死她才能保全这些重于生命的荣誉与尊严。

后来杨开慧被绑在一辆黄包车上,敌人骑着大黄马,带着人将杨开慧包围在中间,拉着杨开慧游街示众了整整一个小时。

很快,一行人就到了浏阳门外,他们粗暴地解开绳索,一把将杨开慧推到了地上。

就这样,年仅29岁的杨开慧在长沙城浏阳门外的识字岭被敌人枪决。

在随后的几天里,杨开慧的亲戚来到了识字岭刑场替她收了尸,并出钱保释了八岁的毛岸英。

随后,毛岸英和弟弟们被外婆向振熙交给了湖南的地下党同志,但随后由于种种原因,毛岸英和弟弟们被迫流浪街头,直到被党组织再度发现才转危为安。

杨开慧牺牲后,毛泽东也和自己的孩子失去了联系,后来还是杨开慧的大哥杨开智冒着生命危险接回了毛岸英三兄弟,还亲自将他们护送到了上海,交给了地下党组织,毛泽东才再一次找到了自己的孩子。

然而,受革命形势影响,毛泽东无法与孩子团聚,只能将毛岸英、毛岸青兄弟送往苏联留学,等到形势好转,再将孩子接回来。

1946年,毛岸英从苏联学成归国,毛主席见到毛岸英以后,第一句话就问:“你母亲牺牲前,对你说过什么话吗?”

毛岸英瞬间眼泪涌下,抽泣着向毛泽东说道:“妈妈让我告诉爸爸,说她自己从来没有做过一件背叛党和爸爸的事情,她永远地深爱着爸爸......”

毛泽东还没等毛岸英将话说完,就已经泪如雨下。

这还是妻子牺牲以后这么多年来,他第一次听到妻子的遗言。而遗言的内容则是一个妻子对丈夫的爱,一个战士对组织和国家的爱。

杨开慧不只是他的妻子,更是他革命岁月中最亲近的伙伴,二人的感情早已超越了男女之间的你情我爱,上升到了国家层次。亲口听到儿子的转述,他牵挂多年的心事也算了结。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曾经多次拜托湖南的同志们帮他照顾杨开慧的母亲向振熙老人。

杨开慧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极其绚烂,她誓死都保持着对丈夫和党的忠诚。

她是为爱牺牲的妻子,也是为国家、革命而战斗的巾帼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