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香港,贺龙之子贺鹏飞,看四下没人,闪身冲进一间商人办公室 ,凑到那人耳边,压低声音说:“我看上了一件大家伙,得你掏钱帮忙买!” “这是中华民族唯一的机会,以前不会有人卖给我们,以后也不会有!”1997年的冬天,一份关于乌克兰出售“瓦良格”号航母的情报,让时任海军副司令员的贺鹏飞看到了中国海军崛起的曙光。 会议室里,有人质疑购买这艘半成品航母的可行性,有人担忧国际压力,更有人觉得中国尚不具备发展航母的实力。但贺鹏飞却始终认为:“苏联解体这样的机遇百年难遇,错过这次,我们可能永远失去拥有航母的机会!”他深知,美国绝不会坐视中国获得航母技术,所以必须争分夺秒。 在获得军委的默许后,贺鹏飞立即启动了一个绝密计划。他需要找到一个可靠的民间代理人,以商业名义完成这项不可能的任务。经过多方考察,香港商人徐增平进入了他的视线。这位山东籍的爱国商人,既有军旅背景,又熟悉国际商业规则,正是最合适的人选。 1998年,香港中环的写字楼里,徐增平正在处理文件。突然,秘书通报有位“贺先生”到访。当看到身着便装的贺鹏飞出现在办公室门口时,徐增平立刻意识到这不是一次普通的会面。那天,贺鹏飞详细分析了国际形势和这艘航母的战略价值,两人一直谈到了深夜。 “美国人在盯着,台湾方面也在盯着。”贺鹏飞压低声音,“我们必须以民间商业行为为掩护,你愿意为国家冒这个险吗?”徐增平没有丝毫犹豫:“为国家做事,义不容辞!”两人当即商定了行动计划:以澳门创律旅游娱乐公司的名义,声称要将航母改造成海上赌场。 这场惊心动魄的航母争夺战就此拉开了帷幕。徐增平很快飞到乌克兰,开始与乌方谈判。在基辅寒冷的谈判室里,他面对着的是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等多国买家。每当谈判陷入僵局,他就会想起贺鹏飞的嘱托:“这不仅是生意,更是使命。”最终,他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成功竞得这艘巨舰。 然而,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在美国的压力下,乌克兰方面开始设置各种障碍:要求拆除所有武器装备,拖延交付关键图纸,甚至在付款方式上制造麻烦。 最危急的时刻,资金链几近断裂。于是,贺鹏飞在北京多方奔走,终于找到华夏证券董事长邵淳秘密提供资金支持。这位金融家后来回忆:“贺将军当时说,就算倾家荡产也要把航母弄回来。” 1999年,当“瓦良格”号终于启程回国时,新的危机却接踵而至。土耳其在美国授意下,以“影响海峡航行安全”为由拒绝放行。导致这艘没有动力的庞然大物被迫在黑海漂泊近两年,每天都要支付巨额停泊费。 尽管贺鹏飞在此期间多次病倒,却始终关注着事态发展。他通过特殊渠道向中央汇报情况,最终促成中国政府与土耳其的谈判。 2001年,当“瓦良格”号终于获准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时,贺鹏飞却因长期劳累导致心脏病突发,于当年3月28日不幸逝世,年仅56岁。这位为中国航母事业鞠躬尽瘁的将军,最终没能亲眼看到这艘凝聚他毕生心血的巨舰归国。 2002年3月3日,“瓦良格”号历经627天的艰难航程,终于抵达大连港。十年后的2012年9月25日,焕然一新的“辽宁舰”正式交付海军,标志着中国迈入航母时代,中国海军的深蓝梦想终于照进了现实。 信息来源: 荔枝新闻2020.4.11——田柳观察|首发福利高清大图:揭秘辽宁舰的前世今生 文|一阳 编辑|萱萱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