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中方抛售280亿美债,美军驱逐舰闯入南海,特朗普恐怕看不成阅兵。 中国连续三个

中方抛售280亿美债,美军驱逐舰闯入南海,特朗普恐怕看不成阅兵。 中国连续三个月减持美债,累计抛售280亿美元,创下近年最大规模减持纪录。与此同时,美军伯克级驱逐舰"杜威号"擅闯中国南沙群岛邻近海域,遭解放军南部战区海空兵力警告驱离。 这两件事看似无关,实则暗藏玄机,美国中期选举临近,共和党猛打"对华强硬牌",但中国用行动表明:不吃威胁恫吓这套。 美债抛售直击美国软肋。中国持有的美债规模已降至8488亿美元,为2010年以来最低水平。更令华尔街担忧的是,这次减持恰逢美联储激进加息,美债收益率倒挂严重。中国外汇管理局的举动,明显是对美国"债务武器化"的反制,既然你敢冻结俄资产,我就能抛售美债。 南海对峙的时机耐人寻味。"杜威号"闯入当天,正是美国众议院通过"202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的日子,该法案包含多项涉台消极条款。 解放军南部战区随即宣布组织海空联合战备巡航,山东舰航母编队前出西太平洋,形成夹击态势。这种"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反制策略,让美军所谓"航行自由"沦为自说自话。 特朗普的尴尬处境浮现。这位前总统刚宣布将参加2024大选,就遭遇支持率下滑。他原计划借独立日阅兵展示"强军形象",但五角大楼以"预算不足"叫停活动。更讽刺的是,其竞选团队还被曝接受与中国有关联的捐款,这种"双标"操作连共和党内部都看不下去了。 美债市场的连锁反应开始显现。中国抛售引发跟风效应,日本、沙特等国相继减持;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4%,创2008年来新高;更致命的是,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海外投资者连续9个月净卖出美债。这种趋势若持续,将动摇美元霸权根基。 解放军的南海防御今非昔比。永暑礁、美济礁、渚碧礁已形成"铁三角"防御体系,部署红旗9防空导弹和鹰击12反舰导弹,空警500预警机实现24小时监控,水下监听网覆盖关键航道。这套立体防御系统,使美军所谓的"威慑巡航"越来越像走过场。 特朗普的政治算计遭遇重挫。他想靠炒作"中国威胁"拉票,但最新民调显示,62%的美国选民更关心通胀而非对华政策;他想复制2016年"让美军强大"的竞选策略,却发现军费开支已占联邦预算40%,继续加码空间有限。这种战略困境,让"特朗普牌"越来越难打。 中国的经济反制精准有力。除抛售美债外,稀土出口管制新规出台,直接影响美国军工生产,对美加征关税商品排除清单缩减,打击特朗普票仓农业州,甚至启动WTO诉讼,挑战美国芯片出口管制。这套组合拳,既表明立场又不失克制。 美军内部矛盾日益明显。海军抱怨舰艇维修率不足60%,空军承认F35妥善率仅50%,陆军更因征兵困难取消2个旅编制。这种战备状态,与其全球部署的野心严重不匹配。就像退役将领说的:"我们连维持现有舰队都吃力,拿什么在西太平洋对抗中国?" 金融领域的暗战更激烈。中国推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覆盖180国,与沙特达成首笔人民币石油交易,甚至开始用本币结算铁矿石贸易。这种去美元化进程,远比军事对峙更让美国焦虑。 特朗普的困境在于自相矛盾。他一边指责拜登"对华软弱",一边反对削减对华关税;一边承诺"让制造业回流",一边又抱怨"中国停止供应廉价商品导致通胀"。这种精神分裂的对华政策,连福克斯新闻都开始质疑其可行性。 中国的战略定力成为关键。不随美方挑衅起舞,而是按自身节奏反制;不搞军备竞赛,但确保区域拒止能力;不主动脱钩,但筑牢产业链安全防线。这种"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智慧,正是应对美国压力的最佳策略。 历史经验值得玩味。2018年贸易战时特朗普扬言"轻松取胜",结果美国贸易逆差反增;2020年疫情初期甩锅中国,最终美国死亡人数超百万,如今中期选举前又想打"中国牌",恐怕仍难逃失败结局。正如华尔街日报评论的:"把中国当竞选道具的政客,终将被现实打脸。" 这场博弈的最终赢家,或许不是叫嚣最响的一方,而是能保持战略定力的一方。当特朗普忙着筹备根本不会举行的阅兵时,中国正用抛售美债和捍卫南海的行动证明:真正的实力不需要表演,而是要让对手不得不正视你的存在。 信息来源: 5月海外持美债规模创新高,中国连续三月减持 2025-07-19 10:29·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