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50年,一个穿着破烂的妇女,带着女儿到北京饭店,怯生生不敢说话,小女孩的一句

1950年,一个穿着破烂的妇女,带着女儿到北京饭店,怯生生不敢说话,小女孩的一句话却让在场人大吃一惊。 那时候,中国乱成一锅粥,军阀打来打去,老百姓日子苦哈哈的。两个年轻人,彭德怀和黄公略,都是1898年生人,年纪轻轻就进了湘军第二师第六团,当兵混口饭吃。两人一见面,就觉得投脾气,都想着国家这么乱,得找条出路救国救民。彭德怀家里穷,从小干苦力,黄公略家境稍好点,读过书,两人聊天时,黄公略总爱讲些大道理,彭德怀听着听着就上心了。 到了1922年,两人考上了湖南陆军讲武堂,这地方是训练军官的学校。彭德怀因为出身穷,觉得自己低人一等,黄公略就拉着他聊,说出身不重要,关键是学本事,有品行。彭德怀听了,劲头足了,两人天天一起钻研军事,讨论国家大事。黄公略脑子活,见识广,彭德怀性子直,干劲大,两人互补,友谊越来越深。1926年,北伐战争打响,黄公略先去了前线,立了些功。北伐结束后,1927年蒋介石搞四一二政变,抓捕共产党人,黄公略看清了国民党那套把戏,干脆加入了共产党。 彭德怀本来还在国民党军队里混,黄公略回来一劝说他,讲共产党是为穷人打天下的,彭德怀一咬牙,1928年也入了党。没多久,两人就在平江领导起义,拉起队伍,成立了红五军。黄公略当了政委,后来升军长,彭德怀是副军长,他们带兵打游击,扩大根据地。在湘鄂赣边区,黄公略指挥了好几场仗,比如白沙战斗、永和战斗,部队越打越壮。1930年,红军重组,黄公略当了红三军军长,彭德怀去了红五军,两人还是并肩作战,反围剿时,黄公略屡建奇功,毛泽东都夸他像飞将军。 可惜,好景不长。1931年9月15日,黄公略在江西吉安东固指挥红六军转移,敌机突然来袭,扔下炸弹,黄公略中弹牺牲,当时才33岁。彭德怀听到消息,难过得不行,在瑞金建了公略亭,立碑纪念。黄公略走得急,留下怀孕的妻子刘玉英。刘玉英是湖南人,嫁给黄公略后,跟他颠沛流离,丈夫牺牲后,她生下女儿黄岁新,这是遗腹女。母女俩没法在根据地待,偷偷回了湖南湘乡老家,隐姓埋名,靠纺纱织布、做零工过日子。国民党到处搜捕革命家属,刘玉英怕被抓,就把黄公略的遗物——党证、纪念章啥的——埋在地里一个菜坛子里,藏得严严实实。 那些年,母女俩日子过得真苦。黄岁新小时候就帮妈干活,上学断断续续,国民党兵乱窜,家里田地卖了换吃的,刘玉英一个人拉扯孩子,挨饿受冻是常事。新中国成立前,共产党也试着找过她们,1939年毛泽东派徐特立去湖南寻访,但战乱中没找到。1949年长沙解放了,彭德怀当时忙着打仗,可他没忘老战友,马上派侄子彭起超去湖南老家打听。彭起超乔装成商人,四处走访,终于在湘乡找到刘玉英母女。母女俩听说要接去北京,刘玉英先不答应,她从地里挖出那个菜坛子,拿出遗物,说这些得带上,才肯动身。彭起超护送她们,一路小心,避开残匪,坐火车北上。 1950年春天,母女俩到了北京,直奔北京饭店。这饭店是当时的高档地方,彭德怀住那儿开会。刘玉英带着黄岁新,衣服破破烂烂,风尘仆仆,她们站在那儿,刘玉英胆小,不敢开口。黄岁新那时19岁了,见妈这样,就上前对工作人员说,她爸是黄公略,来找彭德怀。这话一出,大家都惊了,黄公略是革命烈士,谁不知道?工作人员赶紧通报,彭德怀闻讯赶来,见了老战友的遗孀和女儿,眼泪差点掉下来。他拉着她们坐下,问这些年怎么过的。刘玉英讲了埋遗物、卖地、躲搜捕的事,黄岁新补充了上学难、帮妈干活的经历。彭德怀听着,感慨万千,说黄公略的牺牲没白费,新中国成立了,得好好安置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