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记录者[超话] 上世纪大量汉改少,据公开数据显示,至少有4000万以上的汉族改为

记录者[超话]

上世纪大量汉改少,据公开数据显示,至少有4000万以上的汉族改为非汉族,如辽宁、河北的汉改满,然后相应设置满族自治县;西南地区的汉改壮,然后设置壮族自治区;南部地区的汉改土,西北地区的汉改回……

当时纷纷这样搞,是否违法?现在没法说了,但显然留下了后患!

姑且不论这些。这种搞法,显然与今天打造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是极不一致的。

现代基因科学也证实,中国现代满族85%以上是汉族基因,10%以上是蒙古族基因,而通古斯满不及3%。这事听着挺复杂,但说白了就是当年很多人改了民族身份,现在看基因,其实大部分还是汉族的血统。

这汉改少的事,当年为啥会发生呢?主要是政策原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些地方为了争取政策照顾,比如教育上加分,或者经济上补贴,就把民族身份改了。像辽宁、河北那边,很多人改成满族,因为历史上满族在这片有根,改了之后还能建自治县,拿点好处。有的村里一家子都改了,图个实惠。比如我认识一老大爷,年轻时就改了满族,说是上学能多几分,家里还能分点东西,虽然现在他孙子都不知道啥叫满族,但户口本上还是写着呢。

再比如南方一些地方,汉改土家、苗族、羌族、瑶族、侗族、壮族,数量也不少。这些地方也是差不多道理,改了民族能有政策倾斜。比如有的地方建学校、修路,少数民族地区优先,村民一合计,改个身份不就得了。像贵州那边,有些人改成苗族,逢年过节还能多拿点补助,日子过得比原来好点。这种事在当时挺常见,家家户户都懂这门道。

不过现在看,这事跟国家提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不太搭调。国家现在是想让大家拧成一股绳,不管啥民族,都是中国人,共同发展。可当年改民族的,很多是为了个人小利,跟大方向有点背道而驰。而且现代科学也查了基因,像满族人里,八成多是汉族基因,蒙古族基因有一成多,真正的通古斯满族基因连3%都不到。这数据是公开的,来自一些大研究机构,具体出处就不细说了,反正不是瞎编的。

那咋办呢?我有个想法,干脆把这些乱纷纷的民族区分都改掉,彻底抛弃民族识别,统一登记成中华民族身份。这样也好理清历史,身份统一了,大家心里也踏实。就像我邻居家,当年改了民族,现在孩子上学、工作,填表都不知道咋填,挺尴尬的。改掉后,户口本上清清楚楚,都是中国人了,能够强化国家民族认同感。

还有那些因为改民族设的自治县、自治乡,也该重新调整一下。不是说不照顾少数民族,而是得按实际情况来。像有些自治县,里面住的人大半是汉族基因,文化习俗也跟汉族没啥两样,硬挂个少数民族的牌子,感觉不太对劲。比如河北有些地方,满族自治县的名字还在,但问问年轻人,谁也说不出满族有啥特别的风俗,过年过节跟汉族一个样。

政策照顾的事,也得重新想想。以前改民族图的是加分、补贴,现在这政策要是取消,或者大家都一视同仁,可能就没人再改来改去了。就像现在高考,有些地方少数民族加分政策还在,但不少人觉得不公平,毕竟基因都差不多,凭啥分高低。我家亲戚孩子高考就吃过这亏,差几分没上好学校,回家直嘀咕,说这政策得改改。

当然,这事也不是说改就改,牵扯面大得很。民族身份不是小事,改回来得有章法,不能乱来。得听听大家的意见,尤其是那些当年改了民族的人,他们咋想?还有地方上的管理,自治县改了之后,咋安排?这些都得一步步来,不能急。就像村里修路,计划得好好的,但真干起来,总有这问题那问题,得慢慢磨合。

再说,民族这事,归根结底是文化和认同。现在年轻人,不管啥民族,穿的吃的都差不多,手机一刷,啥信息都有,谁还老想着自己是哪个族呢?

总之,这汉改少的事,历史原因多,现在看确实有点乱套。改掉后,统一身份,政策公平,大家心里都没疙瘩。

当然,咋改、咋弄,还得国家拿主意,咱们老百姓也就是聊聊想法。你们咋看这事?有啥说法,也可以说说,咱们一块摆摆龙门阵。

评论列表

红包散
红包散 3
2025-08-09 23:43
怎么叫改?难道祖上就没一个女的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