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美国人开利集团揣着9亿美金想买格力,还开价年薪8000万挖董明珠,领导劝:“卖了吧,员工饭碗和城市面子都有了,” 从2003到2008年,海外收购从40起猛增到298起,外企对中国市场的胃口大得很,可董明珠不这么想,她心里清楚,格力不是一堆机器和厂房,而是一个承载中国制造希望的品牌,卖掉格力,可能意味着品牌被边缘化,甚至消失。 面对8000万年薪的诱惑,董明珠没动心,这钱在2004年能买下珠海无数套房,哪怕到2021年,她的年薪也才900万,8000万的吸引力可想而知, 她明白拿了这钱,可能会变成外资的“代言人”,格力的灵魂就没了,她相信格力有潜力超越开利,甚至成为世界500强,这种底气不是凭空来的,1995年,她带着格力连续11年拿下全国销量和市场占有率第一,早就证明了自己的眼光。 董明珠不是大股东,话语权有限,地方政府和部分高层还倾向于卖,她没退缩,和董事长朱江洪一起,找到省政府和国资委,摆事实讲道理,用“民族品牌”的高度说明收购的后果,她的坚持打动了决策层,收购案最终被叫停格力保住了。 2014年,格力跻身世界500强,成了中国家电的标杆,而开利呢?2019年,它从世界500强榜单上掉了下来,格力的崛起,离不开董明珠的远见,她推动格力在技术上持续投入,2002年打破日本在多联机空调的技术垄断, 2015年开始布局芯片研发,硬是啃起了西方“卡脖子”的硬骨头,如今格力不只是空调龙头,更是“中国制造”的招牌,董明珠那句“让世界爱上中国造”成了她对民族工业的承诺。 董明珠的故事不只是她个人的传奇,从1990年加入格力,从基层销售干到企业掌舵人,她用行动书写了中国女性企业家的风采, 2004年的选择展现了她的家国情怀,她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格力,为了中国制造的尊严,后来在芯片研发上格力投了数百亿,面对亏损的风险,她说:“格力扛得住,”这种魄力,是中国企业从追逐利润到肩负使命的转变。 2004年的那场风波,早已成了商界佳话,董明珠用她的坚守保住了格力,也为中国制造业留下了火种,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企业的价值不只是钱和规模,还有信念和文化的传承,在全球化的大潮里,中国需要更多这样的企业家,用坚持和创新,让世界看到中国制造的力量。
我国稀土集团宣布了!8月11日中国稀土集团突然甩出一纸声明,炸得全网哗然!白纸
【29评论】【63点赞】
轩辕三光zvd
幸好董明珠誓死不卖!支持董明珠![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