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回收锂电池的速度,坐上了火箭!】锂电池的“老兵”越来越多,咋办? 总不能堆着生锈吧?所以啊,怎么“体面回收”它们,成了科技圈和产业界的热门话题。
现在主流的回收路子,要么是“湿法泡澡”(湿法冶金)提取贵金属,要么是“高温桑拿”(加热修复)让电池回春。但总觉得差点意思——特别是对电池里值钱的正极材料,开发得还不够到位。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袁浩然团队联合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杨军联手放大招了! 他们盯上了两类“退役废料”:锰酸锂正极(S-LMO)和浸出渣里的磷酸铁(S-FP)。
通过焦耳高温冲击活化水浸,实现金属锂的快速浸出,该技术浸出率达99%以上。进一步,研究人员通过调整焦耳热参数,对S-LMO和S-FP进行结构调整和过渡金属替换,进而升级回收为高能量密度的聚阴离子阴极材料LiMnFePO4(R-LMFP)。
这一研究大幅缩短了退役锂电池阴极材料回收锂的时间,显著提升了LMFP阴极材料合成效率,为解决退役锂电池阴极材料与浸出渣的协同处置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物质》(Matter)上。中国科普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