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今天的中国这般强大,其实是很反常的,中国本该比现在更穷困、更落后、更弱小才对。因为正常情况下,一个国家要从一穷二白走到现在这地步,得花几百年时间。可中国偏偏不同,几十年就干成了别人几世纪的事。英国美国从吃不饱到日子好过,用了上百年,而中国二十多年就让14亿人从温饱奔向小康。 这一切变化,在普通家庭里的体现最明显。早些年,农村人家晚上就是点煤油灯照明,屋里漆黑一片,孩子看书都费劲。 到后来,电线终于拉到了村子里,家里头一次亮起灯泡,那是很多人一辈子都忘不了的场景。再后来,黑白电视机成了全村凑在一起看的新鲜东西,伴随着冰箱、洗衣机、空调进了家门,生活变得越来越轻松。 直到今天,几乎家家人手一部智能手机,随时随地就能和外面的世界联通,这样的变化放在几十年前几乎没人敢想。 家庭的改观离不开村庄和外界的连接。以前的路都是泥巴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孩子上学、农货运输全靠人力硬撑。 后来路一点点拓宽,修成了水泥路,货车能开到村口,山里的农产品也能卖出去。再之后,信号塔和网络铺进了农村,信息上的“通路”把村子与全国紧紧连在一起,让留守老人能随时视频,孩子足不出户也能在网上听课。 国家在背后推动的基础建设,是支撑这些巨变的关键。无论是在青藏高原架电网,还是在全国铺设世界上最长的高铁网,这些工程都不是轻松的事,但中国坚持一步步干下来。 通电、通路、通网,这一系列行动,让偏远地方逐渐融入全国的发展节奏,也让普通人的生活跟上了时代的节拍。 很多人说中国成绩是因为人口多,但这说法明显站不住脚。人口多的国家不少,比如印度,但缺少强有力的组织和执行能力,发展速度就完全不一样。 而中国的优势,就在于一旦定下了目标,国家就能集中力量,用最短的时间把大规模的建设落到实处,这点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少见的。 最终决定一切的,还是“人”。没有扫盲,没有普及义务教育,再多的政策和规划都落不了地。 几十年来,中国投入大量精力搞教育,几乎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学,这为国家输送了无数技术工人和专业人才,也让一代代人依靠知识实现了改变。教育的积累,才是中国飞速发展的根本。 中国这几几十年的变化能走到今天,靠的不是单一的因素,而是家庭对更好日子的渴望,国家把大事办成的决心,以及教育和人才的不断积累。 别人常说中国速度是“奇迹”,但在我看来,其实就是无数人脚踏实地干出来的。今天的年轻人很容易把高铁、网络、空调这些看作理所当然,但回头看看父辈的经历,就会明白这种日子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相比很多国家,中国最大的优势在于自下而上的努力和自上而下的推动形成了合力,才让这个庞大的国家短时间内走到了今天的位置。
德国媒体最近有点懵圈,看不懂中国,他们说在中国的街头采访时,发现受访的民众普遍认
【52评论】【3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