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法国惊呆了,德国震惊了,就连美国都傻眼了!因为美媒发现,中国车企生产全球约

非常盘点中 2025-10-21 12:37:19

这下,法国惊呆了,德国震惊了,就连美国都傻眼了!因为美媒发现,中国车企生产全球约70%的电动汽车。 要知道汽车产业可是德、美、法的命根子,以前奔驰宝马靠燃油车赚得盆满钵满,福特通用在北美说一不二,雷诺更是欧洲市场的老面孔,怎么突然就被中国车企抢了风头? 德国作为 “汽车王国”,汽车产业占了德国 GDP 的 8%,光巴伐利亚州就靠宝马、奥迪养活了几十万人。可现在再去慕尼黑的街头看看,比亚迪的元 PLUS 和蔚来的 ET5 越来越常见。 中国品牌在德国的市场份额已经从去年的 1% 冲到了 3%,看似不高但增速直接甩了本土品牌十条街。更要命的是,奔驰 EQ 系列去年在欧洲卖了不到 8 万辆,还不如比亚迪一个季度的出口量。 德国车企想转型,可绕不开电池这个坎:宁德时代已经连续八年霸占全球动力电池销量榜首,2024 年市占率高达 37.9%,比宝马的电池供应商三星 SDI 多了近 20 个百分点。 他们试着自己搞电池,结果成本比从中国进口高 40%,性能还跟不上。宁德时代刚发布的二代神行电池,充电 5 分钟能跑 520 公里,德国车企的同类技术还在实验室里打转。 美国的处境更尴尬。福特去年喊着要投 500 亿美元造电动车,结果今年就把密歇根工厂的产能砍了一半,因为自家的 Mustang Mach-E 根本卖不过特斯拉,更别提比亚迪了。通用汽车的电动皮卡刚上市就曝出电池起火问题,召回一次就亏了 12 亿美元。 拜登政府想靠 IRA 法案护着本土企业,规定买中国电池的电动车不能拿补贴,可中国车企早有对策:比亚迪在墨西哥建了工厂,生产的车型既能享受北美补贴,成本还比福特低 15%。更打脸的是,美国 70% 的电动重卡用的都是中国电池,福特自己的电动货车,电池管理系统核心部件还得从深圳采购。 法国雷诺算是最憋屈的。本来在燃油车时代就打不过德系、日系,好不容易押宝电动车,结果中国车企直接把性价比牌打满了。 2025 年 1-2 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暴增 54.5%,其中不少车型直接杀入法国市场,售价比雷诺的 ZOE 便宜三成,续航还多一百公里。雷诺想找欧洲电池企业合作,可整个欧洲的动力电池产能加起来,还不到宁德时代宜宾基地的一半。 更糟的是,中国车企不光卖车,还带着整条产业链出海:长安、比亚迪在泰国建厂后,国内的电池、电机供应商跟着落户,当地生产的电动车直接返销欧洲,把雷诺的家门口变成了中国车企的生产车间。 其实这帮老牌巨头输得一点不冤,中国车企的优势早不是单纯的便宜了。全球前十的动力电池企业里,中国占了六家,合计市占率高达 65.5%,从锂矿开采到电池回收的闭环已经跑通。宁德时代刚推出的骁遥增混电池,让插混车续航轻松过千公里,这技术连丰田都来求合作。 而且中国车企的反应速度快得惊人:欧洲客户抱怨充电不方便,时代电服立马宣布 2025 年要在欧洲建 1000 座换电站;德国消费者看重安全,宁德时代就拿出能扛住 120 公里时速碰撞的磐石底盘,直接打消顾虑。 反观欧美车企,还在被老问题拖累。德国车企舍不得燃油车的利润,转型瞻前顾后;美国工会逼着车企给工人涨工资,电动车型成本降不下来;法国雷诺连稳定的电池供应都保证不了,更别提技术创新。 欧盟去年搞反补贴调查想拦中国电动车,结果查来查去发现,中国车企的成本优势来自产业链整合,根本不是补贴 —— 宁德时代把电池成本压到 100 美元 / 千瓦时以下,这是欧洲企业想都不敢想的数字。 现在再看所谓的 “汽车强国同盟”,早成了笑话。德国想保本土产业,偷偷允许中国车企在柏林建体验中心;美国一边骂 “供应链脱钩”,一边让福特采购中国电池部件;法国只能跟着欧盟喊口号,背地里却在和比亚迪谈合资。 说到底,汽车产业早就不是靠 “品牌情怀” 吃饭的年代了,谁掌握了电池、电机这些核心技术,谁能把产业链成本做到极致,谁就有话语权。 以前奔驰宝马总爱说 “德国制造代表品质”,福特通用吹嘘 “美国技术领先”,现在中国车企用近 70% 的全球产量证明:时代变了,轮到我们定规矩了。

0 阅读:89

猜你喜欢

非常盘点中

非常盘点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