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政坛二三号人物“同归于尽”,总统被迫出手否决国会决议,亲美派与亲华派已斗成一团! 蒙古政坛这阵子算是把“热闹”俩字演绎到极致了,10月17号那天,国家议会一场投票直接把总理赞丹沙塔尔和议长阿玛尔巴伊斯格楞这两位二三号人物一起拉下马,一个被解职一个主动辞职,说是“同归于尽”一点不夸张,最后连总统呼日勒苏赫都不得不亲自出手干预,这背后全是亲美派和亲华派斗到白热化的戏码。 今年六月之前掌权的还是亲美派总理奥云额尔登,这人一门心思搞所谓的“第三邻国”战略,说白了就是想靠着讨好美国给自己找靠山。当时中国限制稀土出口,美国急着找替代来源,奥云额尔登立马贴上去要卖蒙古的稀土,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以为能抱上美国大腿。 结果人算不如天算,他儿子结婚搞直升机求婚,准儿媳还在网上炫富晒奢侈品,这在蒙古通胀率高达19%、贫困率接近30%的节骨眼上,简直是往民众火上浇油。超过十万人签名要彻查腐败,街头抗议连搞二十一天,没过一个月,议会就否决了他的信任案,这位亲美总理只能灰溜溜下台。 奥云额尔登倒了,亲华派的赞丹沙塔尔紧接着上台,这人早就跟中国走得近,之前当议会主席时就力推中蒙能源合作。上台没几天就放出一堆亲华大招,要跟中国一起管边境森林火灾,免得浓烟飘到中国境内;提议搞联合海关检查,让边境货物通关更快;还想引进中国物流技术修铁路,方便把蒙古的煤炭更快运到中国,甚至直接邀请解放军去参加他们的多国演习,这待遇可不是随便给的,之前也就俄罗斯、巴基斯坦这些铁哥们有这资格。 这一系列操作直接踩了亲美派的痛脚,毕竟美国在蒙古砸了不少资源,光那个千年挑战计划就先后投了两期钱,第二期3.5亿美元刚砸下去要建再生水厂,军事上还搞了二十多年培训,近一千五百名志愿者派过来搞教育,每年一百二十人送去美国交流,就是想培养亲美势力。赞丹沙塔尔这么折腾,等于断了亲美派的财路和政治资本,双方的矛盾很快就摆上台面。 亲美派在议会里可不是吃素的,他们抓着赞丹沙塔尔“违反宪法”的由头发难,10月17号的投票里,111个议员有71个支持解职总理,议长阿玛尔巴伊斯格楞估计是斗得太狠没法收场,干脆跟着辞职,这才有了二三号人物同归于尽的场面。 但他们没想到总统呼日勒苏赫会出手,这位总统手里握着军队和外交权,之前就跟奥云额尔登不对付,这次直接否决了议会的后续决议,明显是不想让亲美派一家独大。 总统这么做也是被逼的,蒙古的经济根本经不起瞎折腾。2025 年一到九月,中蒙贸易额虽然降了7%,但还是有132.11亿美元,占了蒙古外贸总额的68.7%,尤其是出口,91.2%都靠中国市场。 要是真把亲华派彻底打下去,断了和中国的合作,蒙古那些煤炭、矿产卖给谁去?要知道极端气候已经让他们70%的牲畜死了,出口再掉下去,老百姓的日子就没法过了。美国虽然给点援助,但远水解不了近渴,真要靠美国买资源,运输成本就得把利润吃光,这点亲美派心里门儿清,就是舍不得美国给的好处。 现在两派已经斗成了一锅粥,亲美派拿着美国的援助当筹码,到处宣扬“多支点外交”,说什么“两口锅撑不起一口锅”,得找第三个支点。亲华派直接拿经济数据说话,指着91.2%的对华出口占比反问他们,真跟中国闹掰了谁来填窟窿。总统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否决决议是想稳住局面,但议会里亲美派占着不少席位,接下来还得接着掰手腕。 其实这事儿说到底就是小国的无奈,夹在大国之间想搞平衡,结果把自己折腾得鸡飞狗跳。亲美派以为抱上了大腿,却忘了美国从来都是利益至上,之前奥云额尔登热脸贴冷屁股,稀土生意没成自己先下台就是教训。 亲华派虽然懂经济依赖,但架不住国内亲美势力的搅和,加上美国在背后煽风点火,想稳住局面也不容易。接下来就看总统怎么收场,要是真斗到政府停摆,那蒙古这本来就下滑的经济,可就真没救了。
美国财阀到底和美国政府什么关系?
【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