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冷,乌军又来给俄罗斯送温暖了!这次真是炸惨了,俄罗斯年产450亿立方米天然

桑代克 2025-10-21 14:19:08

刚开始冷,乌军又来给俄罗斯送温暖了!这次真是炸惨了,俄罗斯年产450亿立方米天然气奥伦堡天然气处理厂被无人机命中,已经连续大爆炸,燃起大火,天然气处理厂大火照亮了半个夜空! 就在2025年10月19日晚上,乌克兰的无人机悄无声息地摸到了距离前线足足有1200到1700公里远的俄罗斯奥伦堡州,目标直指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巨头“俄气”旗下的一家核心设施——奥伦堡天然气处理厂。 无人机命中目标后,现场瞬间就燃起了冲天大火,爆炸声接连不断,火光把半个夜空都照得通红,当地居民拍下的照片看起来跟末日电影的场景似的。据俄罗斯奥伦堡州州长叶夫根尼·索恩采夫说,工厂的一个车间被击中起火,部分设施受损,幸好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虽然俄罗斯国防部声称当晚一共击落了45架乌克兰无人机,但在奥伦堡地区上空只记录到1架被摧毁,而乌克兰方面则透露,他们派出的无人机中只有一架成功命中目标,但就这一下,精准打击了关键部位,引发了连锁爆炸。这手法,真有点“少而精”的战术味道了。 乌克兰总参谋部事后干脆地承认了这次行动,明说目标就是这家大型能源综合设施,理由是它能为俄罗斯的战争机器提供资金和燃料支持。这还不算完,同一晚,乌军无人机还顺便关照了萨马拉州的新古比雪夫斯克炼油厂和亚速海沿岸别尔江斯克的一个燃油仓库,明显是扩大化的“能源战”套路。 自打2025年8月开始,乌克兰就加大了对俄罗斯能源设施的袭击频率,每周都盯着炼油厂和天然气处理厂这类目标打,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把断俄军的后勤和战争经费来源。 这次袭击挑中的奥伦堡天然气处理厂,背景可不简单。它不仅是俄罗斯天然气加工的关键节点,还和俄罗斯欧洲部分唯一的大型氦气厂,奥伦堡氦气厂在工艺上紧密关联。 有分析认为,乌克兰可能早就盯上了这家工厂的氦气生产能力,因为氦气这玩意儿,尤其是军用级别的,是导弹燃料生产和稳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物资。考虑到两者的关联性,这次打击可能潜在地影响了俄罗斯导弹相关产能。 这波操作带来的连锁反应立竿见影,工厂一停摆,直接殃及了邻居哈萨克斯坦。哈萨克能源部很快发布消息,说因为奥伦堡厂遇袭停工,它暂时没法接收来自哈萨克斯坦卡拉恰加纳克油田的天然气了。 这下可好,那个油田的产量立马受了牵连,凝析油产量据估计下降了差不多25%到30%,从每天大约3.5万吨掉到了2.5万吨左右。要知道,石油和天然气在那油田是绑在一块生产的,气一减,油也采不出来,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从战术层面看,这次袭击最让外界惊讶的是乌克兰无人机展现出的超远航程和突防能力。能打击1500公里外的纵深目标,说明乌克兰的远程打击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可能用上了经过特殊改装、航程超过2000公里的无人机。 而且,有消息说这次行动得到了了一个在俄罗斯境内活动、名叫“黑色火花”的地下组织提供的情报支持。这暗示着战争形态可能正在发生变化,不再是简单的正面交锋,而是混合了情报渗透和内部策应的新模式。这也暴露了俄罗斯防空系统的一些短板,特别是对低空、慢速、小目标无人机的大范围监控可能存在盲区。 回过头看,乌克兰这套针对能源基础设施的打法,确实起到了一些效果。根据一些机构的分析,自从2025年8月以来持续的袭击,已经让俄罗斯的炼油产能每天减少了超过100万桶,原油出口量也跌到了战前水平以下。 奥伦堡这把火,虽然短期内可能不会完全掐断俄罗斯的能源命脉,但它无疑给俄罗斯提了个醒,原本被认为安全的大后方,现在也不再安全了,战争的前线和后方界限正变得越来越模糊。 而对乌克兰而言,这次成功的远程打击,既展示了其削弱俄罗斯战争潜力的能力,也可能成为其在未来谈判桌上增加筹码的资本。 不过,这种针对能源设施的袭击,也会加剧全球能源市场的波动担忧,特别是眼下正进入北半球的冬季,能源需求本来就在上升。这场由无人机点燃的“温暖”,恐怕会让俄罗斯的这个冬天,过得有点烫手。

0 阅读:47

猜你喜欢

桑代克

桑代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