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刑事法院正式下令对杜特尔特进行全面体检,从体检过程来看,老杜回菲律宾的希望越

未央秘史 2025-10-21 15:45:09

国际刑事法院正式下令对杜特尔特进行全面体检,从体检过程来看,老杜回菲律宾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了。 10月19日,国际刑事法院(ICC)预审分庭的3位法官已经邀请一个由法医精神科医师、神经心理学专家及老年行为神经学专家组成的多学科小组,准备对80岁的杜特尔特进行全面检查,这次体检的目的可不是为了关心老杜身体,而是ICC想通过这次检查彻底掐灭老杜被释放的希望。 这位曾经的菲律宾铁腕总统,当年凭借雷厉风行的禁毒行动收获大批支持者,却也因此埋下了祸根。 菲律宾官方承认禁毒行动中6252人死于警方行动,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公室的估算数字是8663人,而菲律宾国内人权组织则认为实际死亡人数可能高达这个数字的三倍,也就是两万六千多人。 这些数字成了国际刑事法院指控他反人类罪的核心依据,2025年3月11日,老杜从境外返回马尼拉时被警方逮捕,当晚就被送上了飞往海牙的飞机,开启了他的羁押生涯。 此次ICC特意组建由法医精神科医师、神经心理学专家及老年行为神经学专家构成的多学科小组,显然是做足了准备。 这一切的导火索,是杜特尔特辩护团队反复抛出的健康牌,他们声称老杜患有严重认知缺陷,视力和听力大幅衰退,甚至无法独立站立或签署文件,体重在羁押期间骤降22公斤,陷入营养不良和恶病质状态,还合并有糖尿病、格林-巴利综合征等多种慢性病,以此申请无限期中止诉讼程序并临时释放。 但ICC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这家法院历史上审理过大量高龄嫌疑人,几乎从不因健康问题让步。 这次体检就是要拿实打实的医学结论,要么戳穿辩护团队的夸大其词,证明老杜具备受审能力,彻底堵死以健康为由的释放路径;要么就算确认健康状况糟糕,也能提前固定证据,为后续的司法程序铺路,避免日后出现“虐待病犯”的舆论争议,可谓一箭双雕。 再看看菲律宾国内的情况,老杜想回去更是难如登天,他和现任总统小马科斯的关系堪称戏剧性反转,早年杜特尔特曾支持小马科斯参选,女儿莎拉还担任过他的副总统,但后来两大家族因政策分歧和选举竞争彻底反目。 2025年3月老杜被逮捕并移交ICC,背后就有小马科斯政府配合的影子,虽然小马科斯的姐姐伊梅・马科斯提交了《杜特尔特法案》,禁止“非常规引渡”,但这更像是政治姿态,实际执行起来阻力重重。 此前菲律宾参议员曾提交决议,要求以软禁形式临时释放老杜,但ICC直接以潜逃风险为由拒绝,国内的政治博弈根本无法转化为实际的营救行动。 回顾国际刑事法院的过往案例,就能明白老杜的处境有多凶险,最典型的就是苏丹前总统巴希尔,2009年ICC以危害人类罪等罪名对他发出逮捕令,这是该法院首次对现任国家元首签发逮捕令。 尽管巴希尔当时拥有总统豁免权,但失去国内政治支持后,最终在2019年被军方推翻并关押,不仅面临国内贪腐罪的指控,也没能逃脱国际社会的司法追责。 另一个例子是前波黑塞族部队司令姆拉迪奇,他被指控犯有种族灭绝罪和反人类罪,在逃16年后被捕引渡至海牙,庭审时同样以“病情严重”为由抗辩,却依然没能避免司法审判。 这些案例都证明,一旦被ICC盯上,除非获得本国政府的坚定支持或出现重大国际局势变动,否则想摆脱羁押返回故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老杜如今的情况比这两人更被动,他既失去了总统身份带来的豁免权,又得不到现任政府的实质支持,仅凭女儿的政治影响力和海外支持者的抗议,根本无法撼动ICC的司法程序。 更关键的是,ICC自身也面临着程序危机,首席检察官因早年与菲律宾人权组织合作被裁定存在利益冲突而强制回避,这让案件的审理进程充满变数。 在这种情况下,ICC更需要通过严谨的证据固定来维护自身权威,而这次全面体检就是重要一步,他们要通过专业的医学评估,确保后续审判不会因程序问题被诟病,同时也向外界展示司法公正的姿态。 老杜的辩护团队显然也清楚这一点,所以一直试图以健康问题打乱审判节奏,但ICC的体检计划让这一策略越来越难奏效。 从现实情况来看,老杜的健康状况确实在持续恶化,海牙的羁押环境对一位80岁的高龄老人极不友好,寒冷潮湿的气候加剧了他的神经炎症,狱中缺乏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物,私人医生携带专业设备检查也遭拒绝,这让他的身体状况雪上加霜。 但即便如此,ICC也不会轻易放人,毕竟一旦老杜返回菲律宾,凭借他在南部地区的强大支持基础,很可能引发新的政治动荡,而小马科斯政府也绝不会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 这场体检就像是压在骆驼身上的又一根稻草,它不仅是医学层面的评估,更是司法与政治的双重绞杀,彻底封死了老杜回家的路。 曾经在菲律宾呼风唤雨的铁腕总统,如今沦为海牙拘留中心的阶下囚,被健康问题和司法程序双重束缚,想要重返故土,恐怕只能成为一种奢望了。

0 阅读:0
未央秘史

未央秘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