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上次来南海,被我们的激光给照了一下,雷达烧毁,飞行员眼镜致盲,当时还反过来说我们威胁他们的飞行安全!这才时隔一年多吧,又是派了一架p-8A跑到咱们西沙领空来撒野。 先说说去年那起所谓的“激光照射”事件,澳方当时喊得震天响,声称他们的P-8A侦察机被我方激光照射,导致雷达烧毁、飞行员眼镜致盲,摆出一副受害者的姿态控诉我方“威胁飞行安全”。 可事实真相却被他们藏得严严实实,根据我方国防部后续披露的信息,当时澳方军机未经允许就抵近我方舰艇编队,最近距离仅3.9公里,这个距离已经进入了舰艇的近程对空防御范围,更过分的是他们还投放了声呐浮标,这种重量不小的设备从高空抛下,一旦砸中舰艇后果不堪设想。 我方采取的只是必要的防御措施,使用的是光电跟踪设备而非攻击性激光武器,目的是对具有敌意的逼近目标进行监控预警,完全符合国际规则,澳方所谓的设备损坏和人员受伤根本没有任何实锤证据,纯粹是恶人先告状的炒作。 再看这次10月19日的事件,澳大利亚的P-8A又一次未经中国政府批准,非法侵入我国西沙领空,结果被我方南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依法跟踪监视、有力反制并警告驱离。 有意思的是,澳方故技重施,在官网发表声明指责我方战机与其发生“不安全且不专业”的互动,声称我方投掷照明弹构成风险,却对自己侵犯他国主权的核心事实避而不谈。 这种“挑衅-被反制-倒打一耙”的标准化作业程序,澳方已经演练得相当熟练了,从2022年5月到2025年10月,短短三年多时间里多次在西沙海域上演同样的戏码,2025年2月11日他们的P-8A侵闯领空被歼-16驱离后,也是这套说辞,仿佛只要自己先发声,就能把黑的说成白的。 澳方之所以明知会被反制还屡屡铤而走险,背后的算盘其实不难看穿,首先是为了向美国表忠心,作为美国“印太战略”的铁杆盟友,澳大利亚在安全领域对美国有着极强的依附性,需要通过在南海对华挑衅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换取美国的安全承诺和军事合作。 数据显示,澳方每月会派出3次P-8A抵近南海侦察,航线还常常与美军侦察机重合,活脱脱成了美军的“前哨探头”。 其次是出于情报野心,他们妄图凭借P-8A的先进设备,窃取我国南海岛礁的防御部署和水下目标信息,为美国的对华围堵提供支持。 最后还有一层存在感焦虑,作为南半球的中等强国,澳大利亚总想在亚太地区刷存在感,可自身实力有限,只能靠这种投机冒险的方式吸引国际关注,既向盟友展示忠诚,又试图在周边国家面前“秀肌肉”。 但这种做法完全是得不偿失,澳大利亚与中国在经济上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中国是其重要的贸易伙伴,可他们却在安全领域心甘情愿充当美国的棋子,这种战略上的严重失衡,只会让自己陷入两难境地。 从国际法规来看,根据1944年《芝加哥公约》,一国军事航空器未经许可不得在另一缔约国领土上空飞行,澳大利亚作为公约缔约国,其行为明显违反国际法,我方的反制措施完全是正当合法的主权捍卫行为。 军事专家张军社就明确指出,澳大利亚不应认为有美国支持就可以肆意寻衅滋事,解放军有足够的海空军力维护国家主权,下次澳方再“碰瓷”,遇到的可能就是更先进的歼-20战机。 放眼全球,类似澳大利亚这种“贼喊捉贼”的案例并不少见,美国也曾多次指责我方在南海使用激光武器照射其军机,可每次都拿不出任何证据。 反观美国自己,其舰机的激光设备性能最先进、装备最普及,却总习惯于先声夺人利用话语霸权倒打一耙。 俄罗斯在黑海也曾多次对抵近侦察的美军机采取反制措施,包括投放照明弹、近距离伴飞等,同样被美方指责“不专业”,这足以说明西方某些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奉行的双重标准。 澳大利亚的频繁挑衅,不仅严重侵犯我国主权,还极易引发海空意外事件,破坏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 他们似乎没有意识到,中国军队维护国家主权安全的决心和能力不容小觑,我方的克制从来都不是软弱可欺,而是出于维护地区和平的考量。 如果澳方继续执迷不悟,坚持这种投机冒险的做法,总有一天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沉重代价。 毕竟在别人家门口耀武扬威,还指望对方忍气吞声,这种想法本身就充满了不切实际的幻想。 南海不是澳大利亚的“后花园”,更不是其向美国表忠心的“试验场”,奉劝澳方早日认清现实,停止侵权挑衅,否则下次被反制的场面只会更加难堪,到时候可就真的追悔莫及了。
澳大利亚上次来南海,被我们的激光给照了一下,雷达烧毁,飞行员眼镜致盲,当时还反过
未央秘史
2025-10-21 18:45:3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