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正式出局?当地时间20日,俄罗斯发布通报,外长拉夫罗夫和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举行了通话,双方围绕如何落实俄美领导人10月16日通话达成的共识,就可能采取的具体步骤进行了建设性的讨论。 从头到尾没提乌克兰的意见,甚至没给泽连斯基任何插话的机会,这种被核心玩家彻底排除在外的待遇,已然勾勒出他逐渐边缘化的轨迹。 要知道,这场关键的元首通话偏偏选在泽连斯基访美寻求“战斧”导弹的前一天,2.5小时的长谈里,普京明确告知特朗普对乌提供“战斧”导弹无助于改变战场局势还会破坏俄美关系,而特朗普当场表态会向泽连斯基转达俄方关切,这波操作简直是把泽连斯基的求援计划扼杀在摇篮里,颇有几分“你们先聊,我就看看”的讽刺意味。 更让泽连斯基尴尬的是,特朗普不仅答应转达俄方关切,还主动提议与普京在布达佩斯会面,普京随即表示支持,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也迅速表态做好了接待准备,这一连串行云流水的操作,把乌克兰这个直接当事方晾得明明白白。 10月17日泽连斯基按计划到访白宫,本想趁热打铁争取军援,结果却遭遇特朗普的直接施压,要求他在领土问题上妥协以实现“就地停火”,双方甚至发生了争吵。 离开白宫时,泽连斯基只能含糊其辞地称领土问题“困难且敏感”,曾经那个在国际舞台上呼风唤雨的“演员总统”,如今连争取武器援助的话语权都岌岌可危,这处境堪比被剥夺了台词的配角。 从援助数据来看,泽连斯基的“底气”早已被不断缩水的外部支持掏空,美国国会虽已批准总额1750亿美元的对乌援助,但泽连斯基自己都承认,乌克兰实际收到的只是零头,不到760亿美元,其余巨额资金要么留在美国本土滋养军工产业,要么去向不明。 美国政府曾直言不讳地表示,援乌资金大多花在了国内,给军火商创造了大量订单和就业岗位,这意味着泽连斯基心心念念的援助,本质上只是美国维护自身经济利益的工具。 2024年底美国宣布的59亿美元对乌援助中,部分军援的交付周期长达数月甚至数年,对于急需弹药的乌克兰战场来说,这种“远水”根本解不了“近渴”。 更关键的是,随着特朗普即将上台,五角大楼官员早已承认,大量未交付的武器装备可能赶在其就职前无法运抵乌克兰,泽连斯基依赖的美国援助窗口正在快速关闭。 国内支持率的断崖式下跌,更是给泽连斯基的政治生涯判了“缓期执行”,2025年初的民调显示,他的支持率仅为49%,排在扎卢日内、布达诺夫和乌西克之后,位居第四,而扎卢日内的支持率高达72%。 短短9个月时间里,泽连斯基的支持率从54%跌至49%,下滑趋势明显,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更是直言,超过70%的乌克兰人憎恨泽连斯基,因为他的承诺从未兑现,却让无数民众在战争中失去生命。 大量兵役年龄的乌克兰人带着家人涌入白俄罗斯等国避难,99%的人都不愿再参与战争,这种民心流失的速度,远比战场失利更致命。 更尴尬的是,泽连斯基的五年总统任期已于2024年5月届满,却因战事推迟选举,普京早已明确表示其作为国家元首的合法性已经失效,俄罗斯对外情报局的数据更是显示,他的支持率在任期结束前就已跌至17%,这样的合法性危机,让他很难再以“国家领袖”的身份凝聚国内力量。 回顾历史,泽连斯基的处境并非个例,大国博弈中被抛弃的代理人早已屡见不鲜,就像叙利亚战争中的阿勒颇,这座曾经繁华的中东城市最终沦为美俄角力的“坟场”,当地民众的和平期盼在大国博弈中化为泡影。 上世纪越南战争后期,美国逐步撤军,失去支持的南越政权迅速垮台;阿富汗战争结束后,美国仓促撤离,加尼政府瞬间倒台,这些案例都印证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当大国的战略需求发生转变,曾经被倚重的代理人往往会被毫不犹豫地抛弃。 泽连斯基如今的遭遇,与这些历史先例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美国为了集中精力应对中东冲突等更核心的议题,已经开始寻求与俄罗斯缓和关系,而坚持对抗立场的泽连斯基,自然成了大国妥协路上的“绊脚石”。 欧盟的援助看似能填补美国留下的空缺,2024年欧盟向乌克兰提供了173亿美元财政援助,远超美国的83亿美元,但这背后同样隐藏着变数。 欧盟内部对援乌的分歧日益加剧,长期的资金投入让不少成员国不堪重负,后续援助能否持续稳定发放还是未知数。 更重要的是,欧盟在外交决策上往往受美国影响,当美国已经开始与俄罗斯探讨停火方案时,欧盟很难继续坚持强硬的援乌立场,泽连斯基想要依靠欧盟维持局面的想法,恐怕也难以实现。 泽连斯基从曾经的“国际名人”沦落到如今的尴尬境地,本质上是误判了自身在大国博弈中的定位,他以为靠着西方的支持就能逆转战局,却忽略了自己终究只是大国棋盘上的一枚棋子,当这枚棋子失去利用价值,被抛弃只是时间问题。 俄美外长的通话只是一个开始,随着布达佩斯会晤的临近,两国很可能会就乌克兰问题达成更多共识,而这些共识里,泽连斯基的意见或许将不再重要。
普京为特朗普提出结束战争的条件本周,克里姆林宫主人普京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
【1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