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不装了!将双标进行到底! 国际奥委会选择终止与印尼对话,彻底把它的底裤露了一个干净! 以前无尘天真的以为奥运是最纯洁的领域,所有人类的丑恶嘴脸都不应该被允许涉足。 但这几年国际奥委会的所作所为的确让人大跌眼镜! 这次因为印尼不给以色列运动员发放签证,国际奥委会就第一个跳出来说三道四,还要和印尼断绝来往! 咱先掰扯清楚一个理儿——奥运精神喊了百十年的“超越政治”,到了国际奥委会这儿怎么就成了选择性执行的口号?印尼拒发签证背后有复杂的中东地缘政治纠葛,哪怕做法值得商榷,也该坐下来沟通协商,上来就“终止对话”的强硬姿态,怎么看都像是拿着双重标准的尺子在丈量世界。 回头看看那些年的“例外情况”,国际奥委会的操作更是让人看不懂。2014年索契冬奥会,多个西方国家以“人权问题”为由抵制开幕式,当时奥委会只敢打圆场说“尊重各国选择”;俄罗斯运动员因兴奋剂事件被长期限制参赛资格,哪怕后来证明部分证据存在瑕疵,解禁之路也走得磕磕绊绊;更别提某些国家在奥运期间公开炒作政治议题,奥委会却始终保持“沉默是金”。怎么到了印尼这儿,就突然拿出“零容忍”的架势?答案其实藏在背后的权力结构里,当奥委会的决策被西方势力深度渗透,所谓的“公平公正”自然就成了服务于特定利益的工具。 奥运本该是全人类的体育盛宴,不是某些国家的政治秀场。当年北京奥运会提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就是希望通过体育打破隔阂,可如今国际奥委会的做法,反而在不断制造分裂。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冲突持续半个多世纪,相关国家的立场分歧根深蒂固,强行要求印尼不顾自身国情给以色列运动员放行,本身就是对他国主权的不尊重。如果真要践行奥运精神,更该做的是搭建沟通桥梁,而不是动辄用“终止对话”施压,这种霸权式的处事方式,只会让奥运的纯洁性越来越模糊。 更让人担忧的是,这种双标行为正在不断消耗国际组织的公信力。当体育被政治绑架,当规则可以根据国家实力和立场随意调整,最终受伤的还是那些怀揣梦想的运动员,以及对奥运精神抱有信仰的普通观众。国际奥委会真该好好反思,自己到底是体育精神的守护者,还是政治博弈的追随者?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