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40年7月14日,金国大将完颜宗弼看着自己的王牌“铁浮屠”被岳飞斩杀殆尽

司马槑谈过去 2025-10-24 14:38:20

公元1140年7月14日,金国大将完颜宗弼看着自己的王牌“铁浮屠”被岳飞斩杀殆尽,心痛万分地说:我自从海上起兵,都是靠着他们获胜,想不到今天全完了。” 自打金国从白山黑水间崛起,他们就靠一样东西横扫天下:骑兵。尤其是女真人,那真是“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这不是吹牛,他们灭了辽国,抓了北宋俩皇帝,靠的就是这套“骑兵突击”战术。 而这套战术的终极形态,就是金兀术手里那两张王牌:“铁浮屠”和“拐子马”。 咱得说清楚,这俩是配合作战的。 “铁浮屠”,也叫“铁浮图”,是它的核心。这是什么?这就是12世纪的“主战坦克”。那个画面:三千到五千名最精锐的士兵,连人带马,全身披着厚重的铁甲,只露出眼睛。为了保证冲击力,往往还用皮索把三匹马连在一起,排成密不透风的阵型。 这玩意儿一旦冲起来,那就是一面移动的钢铁高墙。宋朝的步兵阵地,在它面前基本跟纸糊的差不多,一冲就垮。 光有“坦克”还不行,你得有“步兵协同”吧?配合“铁浮屠”的,就是“拐子马”。 “拐子马”是轻骑兵,不披重甲,机动性极强。他们的任务不是正面硬刚,而是部署在“铁浮屠”的两翼。 开打之后,“铁浮屠”从正中间,像一把烧红的铁锥子,硬生生扎进宋军的阵型。宋军阵型一乱,“拐子马”立刻从两边高速迂回,包抄、分割、射箭,把乱作一团的宋军彻底“吃掉”。 这套“正面重锤+两翼收割”的战术,在1140年之前,几乎是无解的。宋军一听“铁浮屠”来了,腿肚子先转筋。 所以,当1140年金兀术撕毁和议,亲率十万大军南下时,他是信心满满的。他的目标很明确:先吃掉岳飞的主力,然后一举灭掉南宋。 他没想到,他碰上的是岳飞。 岳飞这人,不光是“精忠报国”的楷模,他更是一个顶级的战术家和武器专家。他早就把金军这套打法研究透了。 他搞出了自己的“特种部队”,背嵬军。 这支部队,既有精锐骑兵,也有重装步兵,就是为了“定制化”地解决“铁浮屠”和“拐子马”。 决战的地点,先是在龠城。 金兀术把他的一万五千精锐全押上了。他要用一场酣畅淋漓的正面碾压,彻底摧毁岳家军的意志。 “铁浮屠”如期发动了冲锋。那场面,搁现在就是“钢铁洪流”,大地都在震动。宋军这边,估计新兵都吓傻了。 但岳飞稳如泰山。他做了个让金兀术看不懂的部署。 他没有用骑兵去对冲,也没有让步兵结阵死扛。他让背嵬军的步兵们,放弃了盾牌,人手一把特制兵器——麻扎刀或者大斧头。 金军骑兵冲过来了,岳家军的步兵们不退反进。但他们不冲人,而是直接“下三路”——专砍马腿。 这就是岳飞的“破局点”。 他看明白了:“铁浮屠”再牛,它也是“生物动力”的。你人有盔甲,马有盔甲,可马蹄子、马小腿为了奔跑,必然是暴露在外的。 而且,你不是喜欢用皮索把马连起来吗?这下更好了。 背嵬军的猛士们,迎着冲锋,一个猛子扎到马肚子底下,对着马腿就是一通猛砍。一匹马倒了,因为它被链子拴着,旁边两匹马也得跟着失去平衡倒地。 一万五千人的“钢铁洪流”,就这么硬生生地被岳家军的步兵给“绊倒”了。 这还没完。最惨的是倒地之后。 “铁浮屠”的士兵,身披几十斤重的铁甲,一旦从马上摔下来,在泥地里根本爬不起来。他们就成了“翻盖的乌龟”,只能眼睁睁看着岳家军的士兵拿着短刀,上来挨个“收人头”。 这就是龠城大捷。金兀术的“铁浮屠”神话,第一次被硬生生砸碎。 所以,他才会发出那句绝望的哀叹:“我自从海上起兵(指金国在东北起兵),都是靠着他们获胜,想不到今天全完了。” 这是一种信仰的崩塌。 按理说,王牌都被废了,金兀术该撤了。但他不甘心。一个赌徒输红了眼,是会押上一切的。 他把剩下的残兵败将和后续部队凑了三万多人,又扑向了颍昌。他要孤注一掷。 这次,岳飞没再用步兵。他要告诉金兀术,不光我步兵能赢你,我骑兵照样碾压你。 这次出战的,是岳飞的儿子,年仅21岁的岳云。 岳云带着多少人呢?八百名背嵬军骑兵。 金兀术把所有“铁浮屠”集中在中军,想做最后的“中央突破”。 岳云的背嵬军,根本不跟你玩什么战术迂回,就是正面硬刚。 他们像一把尖刀,直接冲进了金军的阵列。怎么打?金军不是穿重甲吗?背嵬军的骑兵就用长枪,专挑你面甲的缝隙,或者用马刀劈砍你盔甲的关节连接处。 背嵬军的战斗力有多恐怖?他们采用了“车轮战”的冲锋方式。 岳云带着这八百人,“往复冲杀”。什么意思?就是冲进去,再杀出来,整顿一下,再冲进去。他们反复冲击金军的阵型,把金军的指挥系统彻底打乱,把“铁浮屠”和“拐子马”的联系彻底切断。 颍昌这一战,金军全线崩溃。光是被斩杀的,就有五千多人,被俘两千多,丢下的马匹、兵器不计其数。金兀术自己差点被活捉,狼狈逃回了北方。 此战之后,金兀术再也没能力组织起像样的南侵了。

0 阅读:25
司马槑谈过去

司马槑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