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三部分之第五板块,最后一个板块,世界大同该有的样子。15.23子曰:“君

天津说过去 2025-11-12 09:10:22

论语第三部分之第五板块,最后一个板块,世界大同该有的样子。15.23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传统的解读——孔子说:“君子不因为一个人的言语(说得好)而推举他,也不因为一个人有缺点而废弃他好的言论。”但从诗经的维度,也就是诗言志结合不相的知,思无邪结合求无的仁的角度;表相的背后,不相的内在意境体现了一以贯之。先是纵面的君子的渐修,后是横面社会属性的践行。上句是社会实践,君子的状态,这句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要实事求是,要看本质,不能经验主义的以人废言,也不能教条主义的以言举人。美国总统竞选演讲,容易犯以言举人的教条主义错误;烟草的三代传承,容易犯以人废言的经验主义错误。每天都有反腐倡廉的伪君子,一级演员,怎么能以言举人呢?群众或者基层反应情况,怎么能以人废言呢?其实这里就是辩证法,一阴一阳谓之道。口才好的,要多想想不好的一面,纸上谈兵的赵括就是例子。不是赞歌和表扬,就一定是好的,善于谄媚的和珅就是例子;或许批评和意见才是真的忠言逆耳利于行。同样,老百姓的声音,不能一点都不听;学者或者专家掌握了话语权,或许存在利益集团的好处,立场反而不客观了,怎么能以人废言呢?好的,想想坏的;坏的,想想好的。这里不能存在意必固我,只有实事求是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脱节了,上智和下愚脱节了;中间派,执行派主导了社会大环境。崇祯不是不想做好,甚至是最勤劳的皇帝,但是东林党人太强大了,皇帝脱离了群众,只能受东林党人的摆布。利益集团的大团结才是最可怕的,不怕党争,党争意味着三角平衡,有监督就不会没有底层的声音,但是一家独大的东林党人,就意味着民众和皇帝的脱节,所有的黑锅最后崇祯来背,所有的好处,利益集团拿着。教员的群众路线,是不让皇帝成为孤家寡人的唯一方法。但是这里,不能是口号,一定要笃行;唯一的方式就是李悝变法,子夏办学的方式,寒门上升机制,寒门的黄埔军校形成第三方势力。没有第三方势力,就很难做到这句,辩证法的方式——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最可怕的局面,你想客观,但是客观条件让你只能,以言举人,以人废言。因为大环境让你没的选,让你只能适者生存的方式,妥协的以言举人,以人废言。很多时候,上层是没得选的,不得不如此;赵王也不是相信赵括强于廉颇,是因为周围人都告诉他,没粮食了,大环境造成不能单纯从军事角度考虑问题了。乾隆也不是不知道和珅贪污,只是因为他需要和珅的献金和背黑锅的作用;大环境造成他必须选择和珅。这也是某换国的核心,中间执行层的方式,腐败推动团结,贪污形成合力;如此,国将不国啊。可见,上智和下愚的共同敌人,就是利益集团的大团结。面对强大的敌人,只能形成君子群体,才能做到这句——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0 阅读:0
天津说过去

天津说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