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三世要是早死两年,将是法兰西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地位应该仅次于他的叔叔拿破仑。上位以来通过外交手段拆了反法同盟,拆了英俄同盟、俄奥同盟等等,奥地利惨败大德意志邦联解体,怎么看法国都是赢麻了,就剩下一个普鲁士。 很多人说这话的时候,其实挺有道理的,因为拿破仑三世在1852年登基到1868年左右这十几年,外交手腕玩得确实溜,把维也纳体系那套压制法国的老框架基本给拆得七零八落。维也纳体系是1815年打败拿破仑一世后,英俄奥普四大国搭的台子,核心就是不让法国再翻身,顺便让俄国当欧洲宪兵、奥地利管中欧、英国管海上。拿破仑三世一上来就盯准了这个体系的弱点:各国利益根本对不上。 先说克里米亚战争,这事儿法国本来没啥直接利害关系,但拿破仑三世看准了机会。1853年俄国想借圣地管辖权问题吞并奥斯曼的多瑙河公国,顺势把黑海变成自家后院。英国最怕俄国威胁印度路线,拿破仑三世就顺水推舟,拉英国一起组反俄联盟,还把撒丁王国也拽进来。法国出了30多万兵,英国才6万多,主力基本是法国扛。1855年塞瓦斯托波尔一打下来,俄国丢了黑海舰队,欧洲宪兵的名头直接被剥了。1856年巴黎和会,法国当东道主,俄国被迫放弃黑海驻军权,从此俄奥关系彻底裂开,三皇同盟名存实亡,英俄也结下死仇。法国一下子从战败国变成欧洲仲裁者,这外交得分拉满。 接着是意大利问题。拿破仑三世打着民族主义旗号,1858年跟撒丁首相加富尔秘密谈好,法国出兵帮撒丁赶奥地利,换萨伏伊和尼斯。1859年马真塔和索尔费里诺两仗,法军把奥地利打得退出伦巴第,意大利北部基本统一。奥地利在中欧和意大利的影响力大幅下滑,德意志邦联内部也开始乱套。法国顺手还拿了尼斯和萨伏伊,领土小赚一笔。 最绝的是1866年普奥战争。拿破仑三世本来以为普奥会两败俱伤,就保持中立,还跟俾斯麦私下谈好,如果普鲁士赢了给法国点补偿。结果萨多瓦一仗七周结束,普鲁士用针枪和铁路把奥地利锤爆,奥地利直接被踢出德意志事务,德意志邦联解体,普鲁士成立北德意志邦联。拿破仑三世这边啥实质补偿都没拿到,但客观上奥地利这个中欧老大彻底趴下了,维也纳体系最后一块大砖也碎了。到这时候,欧洲再没人能组团反法,俄国被削弱、奥地利退出争霸、英国忙殖民地,法国表面上看是欧陆老大。 这二十年,法国经济也起飞,巴黎大改造,铁路网铺开,银行体系现代化,殖民地从阿尔及利亚扩展到越南、塞内加尔,第二次鸦片战争还分了杯羹。国内虽然有反对派,但拿破仑三世靠几次公民投票和经济红利稳住了局面。很多人觉得,要是1868年左右他拍拍屁股走人,历史书上绝对是法国复兴的伟大皇帝,仅次于拿破仑一世。 可惜历史没如果。普鲁士那边俾斯麦玩铁血政策,军队改革、铁路动员、全民征兵制,战斗力爆表。法国人口3800万,普鲁士3900万,但普鲁士总动员能拉98万,法国才40万常备军。拿破仑三世看普鲁士越来越壮,就慌了,想在普鲁士彻底统一前动手。1870年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霍亨索伦家族有人候选,法国怕腹背受敌,逼普鲁士撤候选。威廉一世已经同意撤了,但俾斯麦把埃姆斯电报一改,搞得像普鲁士国王侮辱法国大使,法国舆论炸锅,拿破仑三世顶不住压力7月19日宣战。 宣战时法国主力分散在殖民地,边境才集结20多万,普鲁士两周铁路运兵48万。8月普军三路越境,法军连吃败仗。色当一仗,普鲁士炮兵和针枪把法军打崩,拿破仑三世亲自带队被围,9月2日投降,十万法军当俘虏。巴黎一听皇帝被抓,9月4日直接废帝,建立第三共和国。普军继续推进,1871年1月威廉一世在凡尔赛镜厅加冕德意志皇帝,德国统一完成,法国割阿尔萨斯-洛林,赔50亿法郎。 拿破仑三世被释放后流亡英国,1873年做肾结石手术死了。第二帝国在他手里建起来,也在他手里完蛋。色当之前法国赢麻了,色当之后一败涂地,二十年积累全赔光。很多人感慨,要是早死两年,历史评价起码高两档。现在呢,国内改革有功,外交前期牛逼,后期军事判断失误太致命,对手又是俾斯麦这种顶级玩家,输得一点脾气都没有。说到底,拿破仑三世外交玩得转,但军事底子没遗传叔叔,遇上普鲁士这辆高速列车,刹不住车就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