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公交车出名了!中日关系骤冷,深圳敢为人先! 深圳的公交车上,在官方通知还

谈古论今朝 2025-11-24 00:34:55

深圳公交车出名了!中日关系骤冷,深圳敢为人先! 深圳的公交车上,在官方通知还没下来之前,就已经贴满了关于抗日的标语,这些不是喊口号的那种,而是写着具体的历史事件,比如“东江纵队浴血奋战”“华南敌后抗日根据地”,时间从1931年九一八开始,一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全都清清楚楚地列出来,这些标语贴在车窗内侧,乘客一抬头就能看到,没有人解释这是在做什么,也没有人组织什么仪式,它们就这么自然地出现在那里。 你可能不知道,这些标语里的东江纵队,是1943年12月2日在深圳坪山正式成立的,司令员曾生就是土生土长的坪山客家人。这支队伍的起点特别艰难,1938年日军登陆大亚湾后,曾生受廖承志委派,带着30多名共产党员和香港进步工人回到坪山,最初的武装力量只有几十人、几十条枪。 东江纵队的抗战从来不是孤军奋战,香港沦陷后那场震惊中外的文化名人大营救,就是他们的杰作。1941年12月日军占领香港后,疯狂搜捕何香凝、茅盾、邹韬奋这些文化名人,周恩来急电指示要不惜代价转移他们。东江纵队的战士们化身向导,带着文化人士化装成难民,从香港经九龙、宝安、惠州一路转移,历时6个多月,行程2万余里,最终800多人全部安全脱险,无一人伤亡,茅盾都称之为“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 这场营救里的细节真的让人动容。茅盾夫妇转移时恰逢除夕,还在惠州东湖旅店过了年,当时旅店三楼就住着国民党驻军师长,战士们硬是靠着“越危险越安全”的胆识守住了秘密。茅盾夫人还亲自下厨做了家乡的“风味鸡”,那顿饭成了很多文化人终生难忘的记忆。 东江纵队的战斗力更是实打实的硬气。他们在华南敌后坚持了七年,大小战斗打了1400余次,毙伤日伪军9000余人,还建立了6万平方里的抗日根据地,保护了450万群众。1941年的百花洞战斗,他们以少胜多,包围日军400多人,击毙日酋长濑大队长,让日军再也不敢轻易深入根据地。港九独立大队更是厉害,直接炸毁了香港启德机场油库和九龙铁路桥,把游击战打到了敌人心脏里。 最值得骄傲的是,1945年朱德在中共七大作报告时,直接把东江纵队和八路军、新四军并称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这份评价是用2500多名牺牲战士的生命换来的。这些战士里有华侨、有青年学生,还有年仅14岁的小交通员,他们用青春和热血守住了华南抗日的火种。 现在很多抗日宣传总爱喊空洞的口号,深圳这波操作却直击人心。它没说什么大道理,只把发生在本地的真实历史摆出来,让乘客知道脚下的土地曾经历过怎样的烽火,这种基于史实的纪念才最有力量。 深圳的敢为人先从来不是口号,从东江纵队孤悬敌后奋勇抗敌,到改革开放敢闯敢试,再到如今公交车上默默传承的红色记忆,这座城市的勇气一直有历史根基。 不是说爱国一定要靠贴标语,但这种尊重史实、不刻意煽情的方式,既缅怀了先烈,又提醒了后人,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有分量。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73
谈古论今朝

谈古论今朝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