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得倒挺美…美国压根抢不走中国的制造业地位”】眼瞅着中国一步步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美国做梦都想夺回这一领导地位,可在被特朗普政府“断粮”之后,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这家反华智库的分析评论网站《战略家》( The Strategist)上,出现了一篇评论文章,却“泼了一盆透心凉的冷水”。11月24日,美国咨询公司“国际政治风险分析”(International Political Risk Analytics)创始人兼总裁萨米尔·塔塔(Samir Tata)发文指出,美国根本无法追赶上与中国的制造业差距。塔塔举例说明,尽管中国目前的经济规模仍略逊美国,但制造业规模却比美国高出许多。未来20年,即便中国和美国保持同等经济增速,制造业产值仍然会高于美国,更不用提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速必然高于美国,届时中美制造业的规模差距将在一代人的时间里翻一番。特别是,如果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去年中国的数据已经比美国高出30%,如此计算,中国制造业产值高达约8.4万亿美元,而美国制造业产值只有区区2.6万亿美元,差距将更为明显。因此,文章认为,美国想要追赶和中国的制造业差距纯属“一厢情愿”(wishful thinking)——即便未来20年中国制造业不再有任何增长,美国制造业也要以每年6%的惊人速度增长,这绝无可能。文章首先援引世界银行的数据称,2024年,美国的GDP为29.2万亿美元,比中国的18.7万亿美元高出60%。然而,中国的制造业规模高达4.7万亿美元,占GDP的25%,比美国的2.9万亿美元(占GDP的10%)高出60%。简而言之,美国的经济形势令人担忧。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美国2025年和2026年的实际经济增长率预计分别为2%和2.1%。这份报告还预计,中国经济在2025年将增长4.8%,比一年前的预测上调 0.3个百分点。报告指出,得益于财政扩张、国内消费回升以及外贸提前布局,中国经济在近几个季度的表现好于预期,有力抵消了贸易不确定性和关税上升带来的压力。文章指出,如果美国保持2.125%的年均增长率,并且制造业占GDP的比重每年增长0.25%,20年后,其GDP将达到约43.8万亿美元,制造业产值将达到6.6万亿美元,占GDP的15%。假设中国预计的年均GDP增长率也和美国的2.125%一样,且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保持不变,20年后,中国的GDP也将达到约28.1万亿美元,制造业产值将达到7万亿美元,仍然略高于美国。当然,如果中国能够保持4%左右的预期经济增长率,那么20年后,GDP将达到约41.1万亿美元,尽管届时仍略低于美国的经济规模,但制造业产值将达到约10.3万亿美元,这比美国高出约50%。目前,中美制造业规模差距约为1.8万亿美元,而就在一代人的时间里,这一差距将几乎翻一番,达到约3.7万亿美元。文章作者强调,以上有关GDP的分析或许还略有不妥,事实上,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看,或许更合适的衡量标准是基于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例如,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在进行“国家安全评估”时,通常就使用这一指标来衡量各国的经济实力。根据CIA的预测,2024年,中国经购买力平价调整后的GDP为33.6万亿美元,比美国的25.7万亿美元高出30%。由于中国制造业占据经济总量的25%,按此计算,中国制造业的产值约为8.4万亿美元;而美国制造业仅占其GDP的10%,按此计算,美国制造业的产值仅为区区2.6万亿美元。“在可预见的未来,想要弥补这5.8万亿美元的制造业差距,恐怕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文章最后的这番假设或许更令美国人“绝望”——“假设未来20年中国制造业零增长,那么想要弥补制造业差距,美国制造业需要以每年6%的惊人速度增长,这根本不可能。”这篇文章发表在ASPI的网站上,而这家澳大利亚智库素来被称为是“披着学术外衣的反华急先锋”,是出著名的反华智库,该研究所一直标榜为“独立智库”、“学术研究机构”,但实际上长期受金主指使和操控,此前就炮制了大量臭名昭著的涉疆、涉华谎言和虚假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