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新中国成立后,那位以前大名鼎鼎、威震四方的抗日女中豪杰赵洪文国,最后也被抓捕归案了。
没过几天,街上巷尾就都在议论被抓那事儿了。
老百姓们纷纷叫好,心里头那个乐呵劲儿,别提多高兴了。
现在,房间里头,主席眼神里满是愁绪,愣愣地坐在凳子上。
桌上堆满了好多得赶紧弄的文件。
周总理慢慢走进屋里,走到主席跟前,开口讲道:“主席,关于这事儿,咱们或许得再重新琢磨琢磨。”
主席严肃认真地讲:“恩来,这事儿可不是闹着玩的,不管谁来替他说好话,都没用,这种人非得处以枪决不可!”
我明白您一旦下了决心就很难再动摇,不过这事儿当真没有丝毫商量的可能了吗?
总理此刻紧锁着眉头,慢慢开了口。
然而,这番恳求对主席来说毫无作用,他很快就作出了处决的决定。
那这个人究竟是啥来头呢?
为啥连周总理都会为它出面说好话呢?
为啥主席对处决这个人的决定会如此果断呢?
【积极抗日】
1881年,在辽宁的一个农户里,一家子正乐呵呵地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这个人,后来被人们熟知为赵洪文国。
那时候的社会风气就是,女人结婚后得跟老公姓,所以她后来就叫赵洪文国了。
尽管出身只是个平平常常的乡下姑娘,但她对事情的看法却有着不一样的见解。
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她真的是有自己的一套,特别不一样。
在那个时候的社会风气中,大家都觉得裹脚才算漂亮,但她就是不买这些老旧观念的账。
那天晚上,赵洪文国瞧见他家小孩因为裹了小脚,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心里头火冒三丈。
一挥手就打了过去,然后叫过孩子们说:
现在大街上经常能看到有人把脚裹得紧紧的,但你们知不知道,这样做其实会让原本健康的人慢慢变成残疾人呢?
别再让我碰到那种能毁你们一生的事儿。”
不仅如此,她非常重视孩子们的教育问题。
那时候,大家都特别看重男孩子,但她对孩子一视同仁,男孩女孩在她眼里都一样重要。
而且,她还是个特别的存在,居然也让自己的女儿走进了学堂去读书学习。
没多久,就爆发了九一八事变。
那时候,赵家人对日军那是恨得牙痒痒,恨不得立马把他们除之后快。
很多热爱祖国的人不甘心祖国被侵略,就聚在一起,组成了抗日队伍。
赵洪文国有个大儿子,他也是参与其中的一员。
第二天回到家,发现老妈坐在屋子正中间。
两腿一软就跪在地上,跟老妈说:“如今敌人已经踏进咱国家了,我这学也不上了;
咱们的家不能被日军给糟蹋了,这事儿真的让人心痛。希望妈您能理解,别怪我们。
赵洪文国走到儿子身旁,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意思是让他站起来。她凑近儿子耳边,轻声说:“你能这么想,妈心里真是挺高兴的。你安心去吧,家里的事不用你操心。”
为了对抗日本鬼子,同时给儿子的抗日队伍提供支援。
赵奶奶把家里头剩下那点东西全给卖了,换了些枪炮子弹啥的。
他干脆把自家的院子也腾了出来,给抗日联军当指挥中心用。
我这把老骨头虽然使不上大力气,但在这国家紧急关头,我还是想尽我所能,把能给的都拿出来支持抗日。
当这些话传到一些爱国者的耳朵里时,
大家都为这位老人家的通情达理而热烈鼓掌。
然而,赵洪文国的每次行动都让日军愈发恼火。
当天慢慢变黑,有几个日本兵悄悄地摸到了赵老太太家周围。
头儿一挥手,大家迅速动手,没几下子就把赵老太给控制住了。
这时候,赵老太眼里一点不慌,反倒是更加有主意了。
朝着日军,我扯着嗓子大吼:“你们这些家伙,总有一天得从我们土地上消失!”
抗日勇士们一听到赵奶奶被逮住的消息后。
勇敢无畏,闯进监狱把赵奶奶给救了出来。
从监狱出来以后,赵老太太心里明白,老家这边自己是没法长久待下去了。
想了想,我就跟儿子说:“现在国家不太平,我打算去北平,继续为抗日出一份力,多拉些人加入。”
听完之后,儿子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一下子就在妈妈怀里大哭了起来。
可母子俩压根儿没想过,这一别就成了永远。
后来的一次打仗时,大儿子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壮烈地丢了性命。
赵奶奶岁数越来越高了,她在给敌人搞后勤那块儿,可真是出了大力气。
赵老太太的名气日渐响亮,这事儿竟然传到了蒋介石的耳朵里。
【走错方向】
全面抗日战争那会儿,赵洪卫国的娃赵桐,因为在八路军队伍里打鬼子打得勇猛,后来就被提拔成了重要人物。
但他那股子高傲自大、霸道行径,在队里头是出了名的。
身为地方长官,他内心并不认同共产党,渴望脱离党组织。
这时候,国民党那边正使劲儿想挖我们这边的一些干部过去呢。
在蒋介石给出的种种好处面前,有些意志力不强的干部没能抵挡住,最后离开了八路军,赵桐就是这里面的一个例子。
赵桐似乎误判了自己的实力,认为已足以与我党相抗衡。
1940年那会儿,咱们跟八路军干了一仗。
他以为自己很厉害,但实际上在打斗中被我们党给彻底打败了。
赵洪文国一听到儿子没了,心里头那股恨意就压不住了。
没过多久,赵奶奶接到了蒋介石的邀请,然后就去了南京。
没想到,这次碰头,却让赵洪文国的信念大厦轰然倒塌,成了他人生路上的一个大转弯。
一到南京,赵洪文国立马被所见的场面震撼得不行。
屋子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古董花瓶,看得人眼花缭乱。房间装修得那叫一个豪华,每个角落都透着贵气。就连脚下的地板,也干净得能照出人影来。
以前的她哪里经历过这种场景。
蒋介石坐在屋子正中间,瞧见她走进来,高兴地说:“赵老太太啊,我老早就听到过您的大名了,这回可算是亲眼见到您了。”
赵洪文国笑着说道:“真是没想到,能见到委员长您,我心里头那个高兴啊,感觉特别荣幸。”
你儿子走了,我心里真不是滋味,这事儿我对不住老太太您!蒋介石装模作样地表达着。
委员长,别太难过了,虽说您儿子已经走了,但我这把老骨头会遵照他的遗志,坚决站在委员长您这边,不离不弃。
蒋介石琢磨着,自己的目标算是又往前迈了一步,心里头别提多高兴了,毕竟成功争取到了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嘛。
全国打仗的事情慢慢平息下来后,我们党已经掌控了绝大多数的城市。
这时候,蒋介石心里已经明白,大局已经无法挽回了。在走之前,他专门去找了赵洪文国一趟。
赵奶奶,咱们还没到彻底认输的地步呢,您现在得赶紧想办法集结一队人马,继续跟他们斗下去。
赵洪文国二话不说就爽快答应了:“委员长,您把心放到肚子里,我肯定会完成任务。”
靠着以前积累的名声,他很快纠集起一大帮土匪,打算帮老蒋跟我们对着干。
现在的赵洪文国,早已没有了当年抗日女英雄那般响亮的名声。
她带的那帮人给当地老百姓惹了大麻烦,硬是把无辜的群众拉进了一场毫无意义的“争斗”里,让他们遭了不少罪。
那时候,在队伍里头,我放出狠话:“谁要是不跟我一块儿反抗,加入咱们,那就别怪我心狠手辣,对谁也不客气!”
那时候,赵洪文国领着他的队伍,走到哪儿就搞破坏,弄得一地狼藉。
那帮土匪的队伍,现在已经膨胀到好几千号人了。
朱向离是我们党里的一名干部,有次他因为有任务,得经过龙潭寺。他就在寺里头走着,结果突然间,“砰砰”两下,传来了枪声!
紧接着,一拨又一拨的强盗从山上猛冲下来。
他直接说:“这些好处,你们当之无愧。”
这批土匪的头头儿,是名叫赵洪卫国的家伙带着的一帮人。
这时候,主席正坐在屋里翻看着报纸,卫士慢慢走进来,对主席说:“主席,朱向离同志在出任务的时候,碰上土匪,被土匪给害了,已经没了。”
听完这个消息,主席的脸立马拉长了,好一阵子没说话,然后才开口下令:“那些土匪太嚣张了,和平都被他们搅乱了,这事儿不能再拖了,得马上动手把他们给收拾了!”
主席的命令传达到部队后,咱们军队就开始在西南地区大范围地打击土匪。
【英雄不在】
这时候的赵洪文国仍旧没有丝毫觉悟,打算带着手下的人马继续向我党发起进攻。
某天夜里,没过多久,她又把那一帮土匪聚到了一起,直接下令:“咱们这回的任务,就是给他们添乱,跟共军死磕到底。”
把土匪队伍凑齐后,咱们就开始琢磨怎么打下县城了。
县城里共产党的兵力不多,得赶紧打完这场仗。
那时候的她压根儿没想过,我们党的其他队伍也正往县城那块儿靠拢呢。
经过了好几天的激战后,那帮土匪最终全都被消灭干净了。
赵洪文国最终没能逃脱,他藏身在村民家里,但还是被我军给找了出来并抓住了。
以前大家交口称赞的抗日女豪杰,现在却变成了众人声讨的恶女。
赵洪文国以前对抗日事业挺上心的,也帮了不少忙。后来被逮住了,我们党还是试着劝她,希望能让她回头是岸。
尽管我们党一直努力对她进行思想开导,但情况却依旧没有丝毫好转。
跟以前比起来,现在的态度简直是变本加厉地差。
审讯时,赵洪文国对我党的同志讲:“要是这次能出去,我打算在外面搞个服装厂。”
等我做了厂长,你们就来给我打工。”
现在的她心里头还琢磨着呢,觉得这回命不该绝,总有一天能从这里出去。
路上的群众齐声呼吁:“得把这恶女人除掉,她害了不少无辜的人命,这种人绝对不能留在这个世界上。”
接着,关于怎么处理赵洪文国这事儿,一份报告被递到了中央那边。
周总理一听到这消息,立马走到主席屋里,开口就说:
领导,赵老太太这事儿吧,虽然说是做得太过分了,但说到底,她当初也是被蒋介石给带偏了路。
关于她过往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是否能作为减轻处罚的考量因素。
主席缓缓站起,掏出一支烟点上。
琢磨了好大一阵子,然后才慢慢开口说:
她以前对抗战确实出过一份力,这点毋庸置疑。
但瞧瞧她现在干的那些事儿,伤害那些没招谁没惹谁的老百姓。
纠集一帮土匪与我们党对抗,对我党干部下手狠毒,致其丧命。
现在她仍旧没意识到自己做错了,功劳和过错不能混为一谈。
这种人绝对不能继续留在社会上。”
周总理听完主席的话,心里头不再想着要替赵洪文国辩解了。
要是老百姓对赵洪文国的判决不买账,
对于那些无辜丧命的人,这实在是太不公道了。
不过,对于赵洪文国家里人的事儿,主席那会儿也给出了吩咐:
对她的家人要好好对待,把那些不清楚状况的家人给放了。
赵洪卫国在1950年的时候,被判了极刑。
这样,她的一生不幸走到了尽头。
总结一下:这段内容呢,说白了就是做个小收尾。咱们刚才说的那些,其实就是要给大家概括一下重点。别的东西先放一边,咱们把关键信息拎出来讲讲。就是这么个意思,做个简单的总结,让大伙儿心里有个数。
在当今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里,老百姓的心声才是关键所在。
不与老百姓作对,不胡乱捣乱,这样才能让和平站稳脚跟。
当时真是糊涂,信了蒋介石那帮人关于她的瞎话,结果一步步掉进了个大坑里,再也爬不出来。
完全与我党的立场产生了分歧。
有个女英雄,以前深得民心,大家都很喜欢她。但后来,因为她做了些破坏和平的事,老百姓的态度就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开始骂她了。
被功名利禄和怨念遮住了视线,结果就走岔了路。
这也让我们付出了相当大的牺牲。
打压那些坏家伙的嚣张气焰,别让他们在和平年代瞎捣乱。
她这辈子,走上被枪决这条路,或许才是最恰当的结局!
#百家说史品书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