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妈路过一个甘蔗摊,可以榨甘蔗汁,她就买了一根,花了10元,结果大爷只榨出一杯给她,大妈生气了,大声说道,这根甘蔗榨出来是多少,就应该给她多少,大爷却说,他里面本来就存了一些,一根甘蔗汁只能榨一杯,大妈骂是他骗子,尽是套路。 来源:法治进行时 一大早,大妈就出门买菜,她平时就喜欢买一些新鲜的食材,早上的蔬菜和肉都比较新鲜,她总是早早的就出门。 这一大早,她又收获满满,提了好几袋的蔬菜和肉回家,在回家的路上,她看到有一个大爷在卖甘蔗,旁边还有一个榨甘蔗机。 大妈看着那些甘蔗,两端都还蛮新鲜的,就觉得这些甘蔗榨出来的甘蔗汁应该很甘甜。 她就喜欢喝这种纯天然的饮料,添加任何东西,还甜甜的,喝着就舒服。 而且这一根甘蔗才10元,一根甘蔗至少也能榨出两杯汁来,10元买两杯饮料很划算。 于是她就挑了一根看起来比较粗的,然后让大爷帮忙榨甘蔗汁。 大爷马上忙碌起来,他把那根甘蔗截成几段,然后分别放入榨甘蔗机,随着机器运行,甘蔗汁缓缓流出来,很快,那几根甘蔗都榨完了,大爷接了满满一大杯甘蔗汁。 他给那杯甘蔗汁封好盖,然后打包好,放好吸管,这才递给大妈。 大妈这时却惊讶地睁大了眼睛,一根甘蔗怎么可能只有一杯? 她疑惑地问大爷:“我买的是不是一根,一根甘蔗怎么可能只榨出一杯?” 大爷看着她,坚定地说:“一根甘蔗就是一杯!” 大妈摇了摇头:“不对,不对,我买的是一根甘蔗,对不对,那是不是应该榨出来多少,就是多少呢?” 大妈很清楚,她买的那一根甘蔗,榨出来的,肯定不止一杯的甘蔗汁,她怀疑大爷在玩套路。 但大爷还坚定地说,一根甘蔗,就是一杯甘蔗汁,10元一杯甘蔗汁,没有添加任何东西,原汁原味。 大妈一看大爷不老实,就和他吵了起来,坚决要求大爷一根甘蔗榨多少汁,就给她多少汁。 大爷也恼怒了,说道:“我的榨汁机里本来就存了一些,加上你的,就只能给一杯,一根甘蔗就只有一杯。” 大妈的声音更大了,她看着大爷不愿意说实话,就骂大爷是骗子,在这里玩套路。还骂大爷,这样骗人,后面就没有人来了。 大爷看着大妈在这里大吵大闹,他本来做的就是小生意,大妈如此一闹,他根本就用不做生意了。 他也不想做大妈的生意了,就赶大妈走,他大声说道:“我不做你生意了,你不买,我还不卖给你呢,你赶紧走吧!” 大妈依然骂骂咧咧,大爷也气鼓鼓了,围观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大爷的生意被大妈这么一闹,也没人来买甘蔗汁了。 看到大妈和大爷之间的争吵,有人觉得大妈说的没问题,一根甘蔗能榨多少甘蔗汁,就应该给大妈多少甘蔗汁。 也有人觉得大爷说的没问题,大爷机器里本来就存了一些,加上大妈的甘蔗汁给一杯,也不过分,毕竟10元一杯甘蔗汁,原汁原味,没有添加东西,也是合情合理的。 大妈为何还要和大爷争吵呢?就涉及消费者权益的问题了。 1、大爷侵犯了大妈的知情权。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8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如果大爷知道一根甘蔗只能榨出一杯,那么就要提前跟大妈说清楚,在大妈知情的情况下再买甘蔗汁。 2、大妈有公平交易权,她要求一根甘蔗能榨多少汁就给她多少,这个要求很合理。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0条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大妈已经支付了那根甘蔗的钱,那么理应获得那根甘蔗的汁。 3、大妈之所以争执,是因为她觉得大爷存在欺诈行为。 如果大爷真的存在欺诈行为,那么他是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虽然大爷做的是小本生意,但也应该诚信经营,如果存在欺诈行为,就要给大妈赔偿500元。 那么你认为一根甘蔗能榨出多少汁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