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战机飞行员这么累,歼16飞行员王文毅曾说,一天在空中巡航的时间超过8个小时,水不能多喝,有时还要穿纸尿裤,战斗机里面的空间也很小,一天下来,当把机盖打开的时候,都差点站不起来。 说起战机飞行员,大家想到的都是帅气地驾驶飞机在蓝天翱翔的样子。可谁能想到,这份光鲜背后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辛苦? 歼16飞行员王文毅曾说过,他们执行一次巡航任务,在空中一待就是8个多小时,光是听着就让人觉得煎熬。 这8个小时可不是舒舒服服地坐着,战斗机座舱就跟个小铁盒子似的,空间特别狭小。飞行员几乎全程都得“钉”在座椅上,保持一个姿势。 等任务结束打开座舱盖,王文毅好几次都差点站不起来,腿麻得完全没知觉。长时间坐着,血液不循环,浑身都难受,腰酸背痛是常有的事。 吃喝拉撒在天上更是大问题。为了少上厕所,飞行员不敢多喝水。可正常人2小时左右就得排尿一次,8小时怎么也得4次。 虽然有纸尿裤,但这东西容量有限,长时间穿着湿漉漉的,皮肤容易过敏发炎。要是为了少用尿布刻意少喝水,又会脱水,影响飞行状态。 航医准备了巧克力、牛肉干这些高能量零食,但座舱空间小,任务又紧张,飞行员根本没时间好好吃东西,只能抽空塞两口,勉强撑着。 身体上的累还能咬牙扛,心理上的压力才是真考验。8个小时的任务里,要完成空中加油、模拟对抗这些高难度操作,还得时刻提防突发状况。 万一发动机空中停车,飞行员得在几秒钟内做出正确判断。有次王文毅遇到险情,愣是放弃跳伞,拼全力把失控的飞机开到没人的地方。这种在生死关头还能保持冷静的本事,都是靠平时一遍遍训练磨出来的。 培养一个合格的飞行员,花的时间和精力难以想象。有人算过,培养一个能开先进战机的飞行员,花的时间比读三个博士还长。 这些年的训练,让他们形成了条件反射,遇到紧急情况不用思考就能做出正确反应。就像开车久了,踩刹车都是下意识的动作。 现在武器越来越先进,可再智能的导弹也得人来操控。俄乌冲突里就看得出来,战场上情况瞬息万变,关键时刻还是得靠飞行员的经验和判断。 王文毅说过,带着弹药在空中多待10分钟,对敌人就是10分钟的威慑。为了这份责任,他们宁可忍受座舱里的憋屈,克服吃喝拉撒的尴尬,一次次冲上蓝天。 下次再看到战机从头顶飞过,除了觉得威风,想想飞行员在那小小的座舱里熬过的8个小时,那些不能喝水的难受、发麻的双腿,还有时刻紧绷的神经,就知道他们的每一次飞行,都是用汗水和勇气换来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