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会共和党众议员卡洛斯再次攻击中国说,“中国基本上就是一个毒贩,全世界都对中国货上瘾了,只要中国想要修理谁,直接给他们“断药”就行了。他认为,唯一的治疗办法是“自我康复”,美国“必须与中国脱钩”。 不过他显然没搞明白一个基本事实:如果中国真是“毒贩”,那美国自己就是最大的“瘾君子”——2023年中国对美出口额高达5800亿美元,相当于每分钟就有110万美元的中国商品涌入美国市场,这“毒瘾”怕是连戒毒所都治不好。 就拿稀土来说吧,中国控制着全球60%的稀土开采和80%的精炼产能,而稀土是制造手机、导弹、电动汽车的关键材料。 2024年美国国防部报告显示,五角大楼90%的稀土依赖进口,其中78%来自中国。 要是真听了卡洛斯的话,美国的F-35战斗机生产线估计得停工三个月,特斯拉的超级工厂也得变成“超级停车场”。 卡洛斯可能不知道,当他在国会山喊“脱钩”时,美国农民正忙着往中国发运大豆——2025年5月的大豆出口量比去年同期暴涨300%,这些农场主估计得给卡洛斯寄“感谢卡”,感谢他的言论让中国加大了采购量。 卡洛斯的“断药论”更是把经济学原理当成了儿戏。2024年中国对东盟的出口额突破6800亿美元,其中电子产品占比45%。 要是中国真像他说的“断药”,越南的三星工厂就得停工,马来西亚的半导体产业也得瘫痪。 但问题是,这些国家的产品最终有60%还是卖给中国市场。这就好比毒贩突然断货,结果发现吸毒的人全是自己的下线,最后倒霉的还是自己。 讽刺的是,美国自己也在享受这种“依赖”——2025年一季度,中国从美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同比增长120%,加州的天然气价格因此下跌了23%,美国消费者倒是实实在在尝到了“断药”的甜头。 卡洛斯呼吁的“脱钩”,本质上是把经济问题政治化的老套路。就像2024年美国试图限制对华芯片出口,结果高通、英特尔等企业股价暴跌,最后不得不给27家中国企业发放许可证。 这种操作,连美国商会都看不下去——2025年3月的报告指出,全面脱钩将导致美国GDP损失2.1万亿美元,相当于每个美国家庭每年损失1.5万美元。 而中国市场的“替代性”远不如卡洛斯想象的那么简单——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突破500万辆,占全球市场的60%,欧洲车企要是真听了他的话,估计得集体转行卖自行车。 这位议员的言论,其实暴露了美国政客的一种焦虑:当他们发现无法用传统手段遏制中国发展时,就开始编造各种“阴谋论”。 就像2025年美国贸易逆差扩大至9500亿美元,其中对华逆差占比38%,但卡洛斯们选择性忽略了一个事实: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在2025年增长了45%,美国农民正忙着数钱呢。 这种逻辑,简单来说就是把经济问题当成政治工具,用“脱钩”的口号掩盖自身竞争力下降的事实。 而卡洛斯们的“脱钩”理论还在现实面前不断打脸。2025年4月,德国总理访华时签署了价值170亿欧元的贸易协议,其中包括大众投资20亿欧元在合肥建新能源汽车工厂。 就在同一周,美国国会还在讨论是否要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300%关税。 这种“盟友”之间的分歧,让卡洛斯的呼吁显得格外滑稽——毕竟,当欧洲车企忙着在中国“抢滩登陆”时,美国却在搞“自我封闭”,这种“逆全球化”的操作,估计连亚当・斯密看了都得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