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识的一个习惯 儿媳把发视频发出来,特意说明饭桌上两个大的,是大儿子家的孩子。 咱接着说这事儿啊,视频我也找来看了看。就看那老太太端着个盘子,颤巍巍地先递给左手边梳羊角辫的小姑娘,嘴里还念叨"妞妞爱吃焦边儿的",转头又给穿校服的半大小子夹了一块,说"快吃了上学去"。等盘子转回来,锅里就剩个鸡蛋黄了,她自己扒拉扒拉米饭就着吃了,全程没看镜头,就跟平时天天干的事儿一样。 底下评论区可炸开锅了,有说"小孙子碗里光溜溜"的,有截图标注"儿媳筷子都没动过"的。我特意倒回去数了数,桌上总共五个人:老两口、大儿子家俩孩子,加上抱着小孙子的儿媳。那煎蛋也就巴掌大一块,切开四份刚好,老太太自己那份估计是从中间分的,蛋黄都没整颗的。 想起我妈上次来家里,炖了只老母鸡,愣是把俩鸡腿全塞给我侄子。我闺女在旁边急得直跺脚,我刚想说两句,我妈偷偷给我使眼色,后来才知道她凌晨五点去菜市场抢的土鸡,就为了给生病刚好的外孙补补。你说这偏心吗?可她转身又把鸡胗子全扒给我闺女,说"咱大宝吃了眼睛亮"。 老一辈人啊,心里都有杆秤,就是秤砣老挪地方。我奶奶那会儿更逗,煮鸡蛋永远是"男孩吃蛋青,女孩吃蛋黄",说是"男清女黄好养活"。有回我趁她不注意把蛋黄塞给弟弟,老人家举着拐棍满院子追我,嘴里骂骂咧咧,眼角却笑出泪花。 视频里那儿媳抱着孩子,脸上也没不高兴,还跟老太太说"妈您也吃啊"。要真觉得委屈,估计当场就说出来了,哪还能笑嘻嘻发网上。倒是评论区有些人,比当事人还激动,又是@妇联又是要评理,搞得跟自己家出了多大事儿似的。 昨儿我楼下张婶还跟我念叨,说现在年轻人玻璃心。她给孙女织毛衣,孙子看见了哭闹,她随口说"男孩子穿毛线衣显娘",结果这话被儿媳妇发小区群里,差点没吵起来。后来才知道,张婶连夜给孙子钩了顶虎头帽,针脚比孙女那件还密。 说到底啊,过日子哪有那么多心眼子。老太太年轻时拉扯俩儿子,估计没少为吃的发愁。现在条件好了,可那双手还是改不了老习惯,总想着把好东西先紧着"当下最需要的"。真要计较起来,她自己不还没吃着整颗煎蛋嘛?下次要我说,儿媳直接夹起盘子说"妈我也馋这口了",保准老太太乐呵呵再去煎俩,说不定还得淋上儿媳妇爱吃的酱油。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