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下属问老板王永庆:“捐100万,可以吗?”没想到,王永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下属问老板王永庆:“捐100万,可以吗?”没想到,王永庆却摇摇头,说了一句:“不行!”随后他缓缓地说:“捐一个亿,现在国家有难,我们要鼎力相助!”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在那年的5月12日下午2点28分,汶川大地震的震波穿透了大半个中国,也震碎了无数家庭的心。

电视机里一遍遍播放着现场的废墟画面,让远在台湾的王永庆放下了手中的茶杯,这位91岁的台塑集团创始人盯着屏幕上扭曲的钢筋和哭泣的孩子,手指在拐杖上越攥越紧。

在会议室里,高管们正为捐款数额争论不休,其中财务总监试探性地提议“捐100万新台币”,然而话音未落就被拐杖敲击地面的声音打断。

老人抬起头,皱纹里刻着不容置疑:“不行,捐一个亿人民币,现在国家有难,我们要鼎力相助。”

这个数字让全场鸦雀无声,要知道当时北京四环房价才万把块一平,这笔钱能买下整条街的楼房。

更让人震撼的是,王永庆私人账户当天就划出了5000万,三天后又追加5000万,比许多上市公司全年净利润还多。

就连台塑集团的采购部门也连夜清空仓库,止血绷带和抗生素堆满了飞往成都的货机,机舱里还坐着王永庆亲自挑选的医疗队。

当其他企业还在走捐款流程时,印着“台塑救援”字样的物资已经送到了都江堰坍塌的校舍前。

然而,这位台湾首富的雷厉风行背后,却藏着鲜为人知的人生经历,15岁的他在嘉义米店当学徒,那会他每天凌晨四点就开门,蹲在地上把米里的石子一粒粒挑净。

当日军占领时期木材生意血本无归,他转头就敢贷款50万美元闯入塑胶行业,在股东撤资时反而把产能翻四倍,硬生生用低价战略打垮日本对手。

这种“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绝”的狠劲,在汶川捐款时展现得淋漓尽致,有高管偷偷劝他“大陆企业都没捐这么多”,老人只留下一句“有钱不做公益是种罪过”。

他转身就拨通了厦门长庚医院的电话,要求抽调外科专家支援灾区,王永庆的善款像块磁铁,吸起了两岸前所未有的互助浪潮。

郭台铭的富士康捐出6000万,蔡明忠的富邦金控追加3000万,台湾企业界短短一周内筹集了近5亿善款。

北京某报社记者在灾区撞见台塑员工给灾民发红包,信封上印着“两岸一家”的毛笔字,后来才知道是王永庆特意嘱咐的,他总念叨曾祖父逃荒到台湾时,包袱里还揣着福建老家的泥土。

最让人动容的是北川中学的重建,台塑不仅包揽了新校舍所有费用,还派工程师在操场地下埋了减震弹簧,教学楼承重柱比标准粗了两倍。

竣工那天,黑西装黑皮鞋的王永庆摸着教室门框说:“孩子们念书的地方,得比银行金库还结实。”

早在1990年代他就想在美国买15万亩地送给厦门搞农业试验,后来计划流产,立即把买地钱换成1000万美元建了图书馆。

大陆4200所希望小学的砖瓦上,都刻着他定下的铁规,所有捐款必须专户管理,资助名单要公示到村口公告栏。

2008年10月15日,王永庆在赴美考察时猝然离世,葬礼上郭台铭三跪九叩,而汶川新建的卫生院里,医生们对着他捐赠的CT机深深鞠躬。

如今厦门长庚医院每天接诊上万患者,贵州盛华职业学院培养出7000多名贫困生,这些数字比任何纪念碑都鲜活。

当年那个在米店挑石子的少年,终究用一生证明了,真正的富豪不是账户余额有多长,而是能把多少财富变成别人眼里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