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7月,张云逸抓住一国军的独生子,对方愿意拿出10挺机枪、100支步枪

诺言卿史录呀 2025-08-12 09:11:17

1943年7 月,张云逸抓住一国军的独生子,对方愿意拿出10挺机枪、100支步枪、10000发子弹来交换。张云逸却直接拒绝了:“我都不要,只要你答应我一件事。” 张云逸,1892年出生在广东文昌一个穷苦农民家里,小时候日子过得紧巴巴,但他硬是靠着一股韧劲走上了革命路。1908年,他考进广东陆军小学堂,开始接触军事。次年,他偷偷加入同盟会,投身推翻清朝的斗争。1911年,他先是参加了黄花岗起义,后来在辛亥革命中当炸弹队队长,冲在最前面打两广总督府,那股拼劲让人佩服。1912年,他进了广东陆军速成学校,1914年毕业后在军阀部队混过,但一直暗地里搞反袁世凯的活动,从排长干到营长,攒了不少实战经验。 1921年,他在广州跟过陈炯明,但后来因为理念不合,转而支持孙中山。1926年,他正式加入共产党,从此一心扑在民族解放事业上。1927年,他参加了南昌起义,扛起指挥任务,跟国民党反动派硬碰硬。1934年,他随红军长征,跋山涉水,吃尽苦头也没退缩。抗战爆发后,他上了前线,1938年帮着组建新四军,当过参谋长和第三支队司令员,打过清水潭、马家园等仗。1940年,他升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二支队司令员,1941年又当上第二师师长。到1943年7月,他已经是新四军第三师师长兼政委,带着部队在华中抗日,凭着军事头脑和爱国心,立下了大功。 1943年,抗日战争打得正激烈,国共两党在华中地区的矛盾也越来越大。国民党桂系专员赵凤藻是个关键人物,他管着安徽一带,却暗地里跟日伪眉来眼去,想削弱新四军的力量。他的独生子赵保顺才二十出头,血气方刚,觉得自己得帮老爹干点大事。他带了一队人,趁夜摸进新四军巢湖北支队的防区,想搞个偷袭立功。 可他哪知道新四军早有防备。战斗刚开始,他的队伍还没站稳脚跟,就被新四军的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没过半小时,战斗就结束了,赵保顺直接被抓。消息传到张云逸耳朵里,他没急着处理,而是先看看对方怎么反应。赵凤藻听说儿子被抓,慌了神,但他因为跟日伪有勾结,不敢亲自出面,就派了个桂系将领和一个中间人去找新四军谈条件。 谈判桌上,中间人拿出了筹码:10挺机枪、100支步枪和10000发子弹,这对当时缺枪少弹的新四军来说,真是送到嘴边的肥肉。可张云逸听完却没动心,直接摆手说:“这些我都不要,只要你答应我一件事。”这件“事”就是要求赵凤藻跟新四军一起抗日。他说得很明白,只要赵凤藻愿意跟新四军联手打日本,赵保顺就能平安回去。话说到这份上,既讲了大义,又给了对方台阶下。 张云逸为啥不要枪要合作?这得从当时的情况说起。1943年,国共合作抗日是大局,但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桂系跟共产党关系一直不咋地。赵凤藻还跟日伪勾结,这让新四军很头疼。张云逸抓了赵保顺,本来可以拿武器弹药补给部队,但眼光放长远点,这些东西用完了就没了,而争取一个桂系大佬转向抗日,能带来的好处可比几挺机枪多得多。 他这个决定其实是在赌一把,赌赵凤藻会因为儿子收手。结果还真赌对了。赵凤藻收到消息后,想了半天,最后还真减少了跟日伪的来往,甚至暗中支持了抗战。这事在桂系部队里传开了,大家都觉得张云逸这人够大气,不贪小利,眼里只有民族大义。赵保顺放回去后,也被这事触动,干脆加入抗日队伍,上了战场。 这事之后,张云逸继续带着新四军第三师在华中跟日军干仗。1943年下半年,他指挥反“扫荡”作战,在苏北、苏中发起春夏季攻势,拖住了日军主力。1944年,他按中央军委指示,带着第四师西进,建了豫皖苏边抗日根据地,给解放区扩了盘子。1945年日本投降后,他领着华中军民反攻,收复了淮阴、淮安等30多个县城,歼敌3万多,新四军也壮大到30多万人,为抗战胜利出了大力。 抗战一结束,他又投进解放战争,参与指挥淮海战役,组织山东军民每天运300万斤粮食,保证前线不饿肚子。新中国成立后,他当过广西军区司令员、广西省政府主席,忙着搞地方建设和国防。1974年11月19日,他在病中去世,活了82岁,一辈子都在为革命和民族奋斗。 张云逸这决定到底行不行?从当时看,挺冒险的,毕竟武器弹药是实打实的东西,合作这事不好说能不能成。可他抓住了赵凤藻的软肋——独生子,又把民族大义摆出来,既保住了新四军的面子,还拉了个盟友过来。长远看,这比拿点枪弹划算多了,不仅帮了抗战,还让国共关系缓和了点。你说他这步棋走得值不值?得看怎么算账。短时间内,新四军确实少拿了物资,可换来的战略好处,不是几挺机枪能比的。 再说,张云逸这人一贯看重原则。他从辛亥革命到长征,再到抗战,一路走来都是为了民族和人民。他拒绝诱惑,逼着赵凤藻表态,其实也是在用行动告诉大家,共产党打仗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国家。这份气度,不光震住了桂系,连赵保顺这小子都被感化了,跑去抗日。你说这要是换个贪小利的人,能有这效果吗?

0 阅读:113

猜你喜欢

诺言卿史录呀

诺言卿史录呀

一样得事件,不一样得角度去说,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