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24小时高环耐力赛难点主要在哪里?全新小鹏P7要去跑持续高环测试,被关

惜寒聊汽车啊 2025-08-12 12:57:49

新能源汽车24小时高环耐力赛难点主要在哪里?

全新小鹏P7要去跑持续高环测试,被关注以后引发大家的热议,震哥觉得跑持续高环测试主要是测试了风阻和充电能力,这说的当然非常对,但个人理解其中还有一个隐藏因素就是车辆的热管理水平。

大家看汽车参数的时候会注意到两个最高车速,比如图1,一个是“最高车速”,这个就是说这辆车可以实现的设计最高车速,这里只要能跑到这个速度就算,另一个是“持续30分钟最高车速”,这个设计的是车辆要在这个速度上持续30分钟。在图一的表中可以看出,该车设计最高速度是170KM/H,但是如果要持续30分钟以上就只有150KM/H。

为什么会有这个差距,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汽车的热管理是否能及时给电机降温,让电机内部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这里主要有内外两个方面:

1.内部主要是指热传导的过程,简单说就是电池热量从电机的绕组、铁芯、转子这些部件传递到外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热量主要在电机内部固体中传递,这个时候就要考验电机内部核心组件了。

(1)比如从铜绕组传递到铁芯的时候,拦在当中的绝缘层就会很大程度的降低热传导的速递。如果我们用了高导热绝缘材料,就会很好的减少这个方面的影响。

(2)比如电机内部组件的间隙,如果紧密度比较高,能够更多的用固体接触,散热效率就远比空气要好很多,反之效率就会大幅下降。

(3)比如热传导的路径长度,这个就简单了,路径越长,散热越不好,这个时候电机的结构紧凑就很重要。

2.外部主要是指散热交换效率,当热量来带电机壳的时候,怎么把它带走,这个相对内部大家更加熟悉:

(1)冷媒不同带来的不同散热能力,比如风冷、液冷、油冷等不同媒介能带走的热量是不同的,往往来说液冷比风冷能更快的带走热量。

(2)冷却系统结构设计,比如更大的液冷和壳体接触面积,更快的液冷流速,这些也都提升散热效率。

所以,我理解这次小鹏P7高环测试的重要作用就是对电机能力的一个考验,对于全新P7来说,这也是小鹏车系历史上给到的最高车速和30分钟持续最高车速,来看看小鹏P7和小米、奔驰相比,会有怎么样的成绩?

至于这样的测试有什么用?我理解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可以理解成高压测试,就是类似于这个情况下都没问题,那么日常工况下就更加稳定了,也可以证明小鹏在三电领域做的还挺不错的。

24小时高环耐力赛难点在哪

0 阅读:23

猜你喜欢

惜寒聊汽车啊

惜寒聊汽车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