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距离不足35海里,一大型船队突然逼近越南海岸,美方气到跺脚。 2025年8月31日上午,一支中国远洋渔船船队出现在越南李山岛附近海域,最近距离不足35海里。越南渔业部门迅速派出KN-304巡视船前往现场,但仅保持远距离监视,没有采取驱离等过激行动。 这本是一场符合国际法的正常渔业活动,却立刻引发了美国多家智库和媒体的集体炒作,他们纷纷指责越南“纵容非法捕捞”,试图将这一事件打造成新的南海热点话题。 要弄清楚事情的真相,首先得明确这片海域的性质。中国渔船作业的区域属于国际公海,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任何国家的渔船只要具备合法资质并遵守区域规则,都有权在这里开展渔业活动。 这些中国渔船都持有农业农村部颁发的《公海捕捞许可证》,船上装有实时船位监测系统,作业海域、时限和捕捞品种都严格遵循相关规定。 在作业过程中,渔船全程记录渔捞日志,随时接受区域渔业管理组织的检查,完全符合国际规范。 越南方面的处理方式也体现了专业素养。KN-304巡视船只是在附近海域维持秩序,这种做法既维护了本国权益,又避免了局势升级,符合国际通行的海上执法惯例。 事实上,中越在海上渔业领域有着长期的合作基础,就在今年5月,双方还在北部湾联合开展了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一次性投放了七千四百多万尾鱼苗。 这已经是自2017年以来的第八次联合放流,累计放流数量超过4.2亿尾,当地渔民的收入因此提升了20%以上。这种持续的合作让双方在处理海上问题时更能保持理性。 美国的反应却显得格外激动。事件发生后不到24小时,美国多家智库就发布报告,将中国渔船的正常作业与所谓的“IUU捕捞”强行挂钩。 但只要稍微了解情况就会发现,这些指控毫无根据。中国一直是国际渔业规则的坚定维护者,不仅严格管理本国远洋渔船,还积极参与全球渔业资源保护。 仅在北部湾,中越联合放流的鱼苗回捕率就稳定在5%以上,虾类回捕率更是高达15.4%到39%,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中国在渔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和成效。 美国如此上心南海事务,背后其实有自己的算盘。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不久前就在联合国指出,美国作为未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国家,却总是言必称公约,不停地对他国指手画脚。 这种双重标准在这次渔业事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美国自己不遵守国际规则,却对中国渔船的合法作业说三道四。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以来美国一直鼓动菲律宾在南海制造摩擦,但没能达到预期效果,现在又想把越南推到前台,通过炒作渔业问题来搅局南海局势。 越南显然清楚美国的意图,没有跟着美方的节奏走。从经济角度看,中越合作带来的实惠实实在在。 2025年1到2月,中越贸易额就达到了两千七百多亿元,中国连续多年保持越南最大贸易伙伴地位。 在渔业领域,除了联合增殖放流,双方还建立了完善的海上沟通机制,今年4月越南总理访华时,两国还专门完善了海军热线机制,遇到问题可以直接对话解决。 这种成熟的合作关系让越南明白,维护南海稳定比跟着美国瞎折腾更符合本国利益。 美国的炒作其实暴露了其在南海的真实图谋。耿爽在联合国的发言中就指出,美国与南海相隔万里,却频繁派遣舰队到南海耀武扬威,到处搬弄是非,严重损害地区国家之间的互信。 这次美国把中国渔船的正常作业炒作成“安全威胁”,本质上还是想找借口介入南海事务,维持自己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 但这种做法越来越不得人心,因为地区国家都清楚,谁在真心实意搞合作,谁在故意制造分裂。 从北部湾的渔民身上能更直观地看到合作的价值。这些年随着中越渔业合作的深化,当地渔民的收入稳步提升,很多家庭都盖起了新房,买了新船。 他们不需要智库报告也能明白,风平浪静的海面和稳定的渔获,比任何政治炒作都重要。这次中国渔船在公海作业,越南方面保持冷静,正是这种务实态度的体现。 美国智库和媒体的炒作其实很难得逞。越南很清楚自己的利益所在,不会轻易被美国裹挟。 中越之间已经建立起包括渔业合作、贸易往来、海上热线在内的多重合作机制,这些机制让双方在遇到问题时能够通过对话解决,而不是诉诸对抗。 这种成熟的关系是任何外部势力都难以破坏的。 在南海问题上,地区国家最有发言权。中国一直致力于与周边国家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通过合作实现共赢。 美国远在万里之外,却总想过来指手画脚,这种做法显然不符合地区国家的利益。 对此你怎么看?来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终于上强度了!菲律宾方面称,中国已经全面加强了对仁爱礁海域的防范,除了海面上有船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