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特斯拉全球副总宣布了 9月27号,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发微博说:首批特斯拉已经在印度正式交车,这些车全是上海超级工厂造的。别看就一句话,背后藏着特斯拉折腾好几年的事儿。 上海工厂成了特斯拉攻占新市场的底气。印度市场门槛高得吓人,进口车关税蹭到70%,Model Y后驱版卖到600万卢比(约49.9万人民币),比中国售价翻了近一倍。就这样,特斯拉还硬着头皮往里冲,无非是指望上海工厂的产能和成本优势能撕开一道口子。 可印度人似乎不太买账。7月开放预订至今,订单才600多份,跟特斯拉的预期差了一大截。价格劝退只是表面,更深层的是充电网络稀碎、电力供应不稳——这些痛点可不是光靠品牌光环就能化解的。 特斯拉这步棋透着点无奈。全球销量疲软、欧洲市场暴跌(瑞典8月注册量跌超84%),逼得它必须找新增长点。印度潜力大,但现实骨感:高关税逼得特斯拉一度谈判建厂,如今却先靠进口试水。 更耐人寻味的是“中国制造”的出海角色。上海工厂如今扛起出口大旗,往欧洲、亚太送货,现在又添了印度。一边是“印度制造”政策想保护本土产业,一边是印度街头跑着上海来的电动车,这种反差背后是全球供应链的复杂博弈。 自动驾驶的局也悄悄布下了。8月特斯拉就在德里、孟买招聘数据采集员,明显是要啃下印度“地狱级”路况的自动驾驶数据。可印度交通的混乱程度远超欧美,算法能不能适应牛车、三轮车、行人混行的街道,还是个巨大的问号。 特斯拉的印度梦刚开了个头。首批交车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接下来得看它怎么应对高关税困境、基建短板,以及比亚迪等中国对手的潜在围攻。毕竟,印度市场从不缺野心家,只缺能蹲下来系鞋带的玩家。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以前都说特斯拉是搅动中国市场的鲶鱼,现在看来根本就不是,因为买特斯拉的几乎都不看
【210评论】【5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