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严禁步兵射击飞机,一战士没忍住,结果18架美机遭了殃! 1951年3月

谈古论今朝 2025-11-05 01:57:09

志愿军严禁步兵射击飞机,一战士没忍住,结果18架美机遭了殃! 1951年3月正值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当时联合国军发动代号为“屠夫作战”的攻势,英军29旅对龙头里发动进攻,龙头里阻击战打响。 驻守龙头里的是志愿军42军125师375团1连,1连几乎是刚构筑完阵地就遭到了敌人的轰炸,尤其是空中的十几架美军飞机欺负志愿军没有防空武器,反复进行超低空扫射轰炸,每次掠过阵地,机翼气流几乎都要掀飞志愿军战士的帽子。 1连1排2班副班长关崇贵带着两名战士坚守前沿的一处高地,看到美军飞机如此嚣张,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关崇贵怒不可遏,冲出掩体端起手中的轻机枪瞄准了准备俯冲下来的两架F4U海盗式战斗机。 得先说说这纪律的来头,真不是上级不近人情。1950年11月云山战役吃过大亏,战士们见飞机就乱打,子弹没伤着敌机分毫,反倒暴露了阵地,招来密集轰炸,整连整排牺牲的惨状谁都忘不了。那会儿步兵手里的捷克式轻机枪,有效射程才千米左右,敌机再低也有几百米高度,单枪射击跟瞎蒙没啥区别,这纪律是用鲜血换的。 关崇贵打小在吉林海龙县(今梅河口市)长大,1942年还跟着父亲去北满出劳工,啥苦都受过,1947年土改时主动参军,就因为见不得人欺负人 。他比谁都懂纪律,可当时阵地上的情况,实在容不得他多想。 刚挖好的掩体被炸弹掀翻,身边的战士刚把压缩饼干袋递给他,就被敌机扫射倒下,温热的血溅在他胳膊上。敌机飞得太低了,机翼上的涂鸦都能看清,投下的炸弹把泥土掀到半空,他护在身下的机枪枪托都被震得发颤 。这时候哪还顾得上纪律?他满脑子都是不能让战友白死。 他端着机枪连打3个点射,第一串子弹擦过敌机,第二串直接命中一架P-51型战斗机的螺旋桨。那架飞机瞬间冒起黑烟,歪歪扭扭撞进山沟,轰隆一声炸得粉碎 。另一架敌机吓得掉头就跑,机翼还挂着没投的炸弹。 没等他喘口气,4架美机就回头报复,炸弹把山头炸得全是坑。但关崇贵早带着剩下的战士躲进了预先挖好的备用掩体,敌机炸了半个多小时,除了把阵地削矮一截,啥便宜没占到。更关键的是,敌机光顾着找他,耽误了给英军的空中支援,1连趁机加固阵地,硬是挡住了英军的冲锋。 关崇贵当晚就写了检讨,等着受处分,毕竟军里早有规定,违令对空射击重者可当场枪决。可这事一层层报到志愿军总部,彭德怀司令看完报告当场拍了桌子:“这个兵有血性!”还特意批示要推广他的经验,给重奖。 后来才知道,他这一枪真不是瞎蒙。志愿军总部组织人研究,发现敌机俯冲时速度慢、高度低,正是轻武器射击的绝佳时机。1951年4月18日,63军188师照着这个思路,集中3000多支轻武器设伏,一天就击落击伤18架美机,彻底打怕了美军低空突袭的套路。 关崇贵不光没受罚,还被记了特等功,后来孤身一人守阵地三天三夜,靠捡敌人武器坚持战斗,彭德怀又下令给他连升三级,从副班长直接提成副连长。朝鲜政府还给他颁了一级战士荣誉勋章,他的照片和被击落的敌机残骸照,至今还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着 。 这事儿最让人动容的,是纪律背后的灵活。志愿军的规矩是钢,但钢也得能弯,得为打胜仗服务。关崇贵敢开枪,是因为他眼里有战友;上级敢嘉奖,是因为心里有战场实际。没有这股不按常理却贴合实战的狠劲,哪能在装备悬殊的情况下顶住联合国军?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谈古论今朝

谈古论今朝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