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天都要塌了!
原来邱院士还有两个孙女,一个叫邱靖涵,一个叫邱靖婷!
本以为很厉害,
姐姐2022年从清华医学院直博,研究方向跟爷爷特别像;妹妹2023年考进中科院,本科时已经以共同作者身份在重要杂志发了3篇文章。
《2023年中国教育在线高等教育报告》说,科研牛人家庭的孩子进C9高校(国内9所顶尖大学)的机会比普通家庭高9.2倍。她们的爸妈都在医学领域很牛:大伯是协和医院科室老大,妈妈是北大医学部博士生导师。《高知家庭子女学术发展追踪研究》提到,81%的科研家庭孩子在中学时就参与过爸妈的实验室项目,比普通家庭高6.3倍,早期的学术环境影响特别大。
但有网友发现个关键点:邱靖婷本科文章的参考文献里,3篇重要文献的第一作者都是爷爷邱院士,却没按2021年《高校学术诚信管理办法》要求标明亲属关系。为啥要标?学术规矩要求避免隐形利益关系亲戚间的学术合作如果不说清楚,可能会让人怀疑研究的独立性,这种事2020年在某高校还引发过合作公平的争议。
老百姓都明白,生在科研世家是个宝贵的机会,祖辈的知识积累和资源确实能让人起点更高。
但搞学术最讲究求真:文章数据得经得住同行反复检查,科研成果得真推动领域发展,临床本事得让患者真得到好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