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A股人均赚2万,你信吗?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人均赚了2万元左右,先不管数据

袁绍八点 2025-08-17 14:20:51

今年A股人均赚2万,你信吗?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人均赚了2万元左右,先不管数据是如何统计出来,但大多数散户肯定感觉又被平均掉了。别人替自己赚钱了。 我们来看看是如何平均的,今年市场整体表现强势是显而易见的,沪指已创了近四年新高,好久没有感觉到指数的大涨了。三大股指涨幅均超10%,但相比其它众多的市场涨幅还是垫底的,像韩股大涨逾30%,越南股市大涨近30%;恒生指数大涨26%;纳斯达克指数再度大涨12%,创出历史新高;A股中北证50大涨42%独领风骚。2025年市值增加14.09万亿。按目前股民2.4亿人计算,今年股民人均赚5.87万;不过,根据权威数据统计,个人投资者持股占比33%,今年以来市值净增14.09万亿,意味着个人投资者净增4.7万亿,2.4亿股民来计,今年以来股民人均净赚1.96万元。 但这背后有个数据值得玩味:A股总市值增长的14万亿中,前50大上市公司贡献了超过6.6万亿。这意味着剩下的4000多家公司,要平分不足8万亿的市值增量。这种分化在注册制时代尤为明显,就像在夜店里,聚光灯永远打在领舞者身上。 说到"被平均"的魔咒,有个数据触目惊心:今年千亿市值以上的公司平均涨幅18%,而百亿以下的公司平均仅涨7%。这正印证了资本市场的"马太效应"——钱流向不缺钱的地方,机会眷顾有准备的人。对普通投资者来说,与其盯着人均盈利的幻象,不如审视自己的持仓结构:是分散在专精特新等新质生产力领域,还是扎堆在机构抱团的权重股里? 站在八月的时间窗口,看着交易所外重开的夜市排档,我总想起那句华尔街谚语:舞会何时结束不重要,关键是在灯光熄灭时你站的位置。面对资本市场的造富神话,清醒的人已在做三件事:警惕估值泡沫、深研产业趋势、重构风险认知——因为在这个市场里,真正能带走的财富,永远属于那些看穿平均数幻象的眼睛。

0 阅读:77
袁绍八点

袁绍八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