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终于醒悟过来了!印度外长苏杰生终于表示:如果中俄倒下,下一个轮到的就是印度。 印度外长苏杰生最近的一系列外交动作,其实藏着不少值得琢磨的门道。尤其是在第80届联合国大会前后,他那些看似平常的表态背后,藏着印度这两年在国际棋盘上摸爬滚打后的真实感悟。 外界解读他的核心意思,说白了就是中俄要是真扛不住了,下一个被架在火上烤的准是印度。这话听着有点危言耸听,但扒开最近的国际动态,全是实打实的现实考量。 事情得从美国那边的动作说起。特朗普政府前些日子对印度的打压简直是往死里掐。先是给印度出口商品加征高达五成的惩罚性关税,紧接着又逼着欧盟跟着加码,直接把关税拉到了百分之百。 这还不够,美国反手就收走了印度在伊朗恰巴哈尔港的运营豁免权,那可是印度打通中亚市场的战略生命线,一下就被掐断了。 更狠的是冲着印度的命根子下手——给印度IT从业者的H-1B签证加了十万美元的额外收费,多少靠着赴美项目吃饭的印度程序员,美梦一下就碎了。 最让印度难堪的是特朗普公开点名施压,逼着莫迪承诺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不然就等着“付出代价”。这话往明了说就是逼印度选边站,要么跟着美国走,要么就等着被收拾。 印度以前总想着在中美俄之间踩钢丝,一边靠着美国的印太战略捞好处,一边又偷偷买俄罗斯的便宜石油,还想跟中国在经贸上沾点光。可美国这一连串重锤下来,印度才发现自己所谓的“平衡术”在绝对实力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这时候苏杰生的外交转向就显得特别有深意。他今年3月在美国亚洲协会的活动上特意提到,中印虽然在可预见的未来还有问题,但完全能在不冲突的前提下解决。 这话放以前根本没法想象,毕竟前几年中印边境摩擦刚过,苏杰生还在公开场合鼓吹“中国问题”,说全世界都在被中国困扰。现在突然放软身段,说白了就是想稳住中国,为接下来的布局铺路。 紧接着更明显的信号来了。俄媒报道说12月初普京要访印参加俄印峰会,印度商业联盟主席萨米直接把中俄印称作“很好的团队”,说三国不只是谈生意,更要一起建多极体系。 这话从印度商界嘴里说出来,背后肯定有政府的影子。要知道上世纪90年代普里马科夫就提过中俄印战略三角,可印度以前一直躲着走,生怕得罪美国。现在主动把“团队”这个词摆上台面,态度转变再明显不过。 苏杰生心里门儿清,现在的国际格局里,中俄是少数能顶住美国压力的力量。要是这两个国家真被压垮了,单极世界里印度连讨价还价的资格都没有。美国现在对印度动手已经毫不留情,要是没了中俄在旁边牵制,接下来的打压只会更狠。 就像印度依赖的能源进口,要是俄罗斯的石油渠道被掐死,美国主导的石油定价体系能把印度经济榨干。还有国际贸易规则,没了中俄撑腰,印度的商品在全球市场只会更被动。 莫迪其实也早有察觉,他3月接受采访时就说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中印得健康交往,还承认两国关系在慢慢恢复。这话既是说给中国听的,也是说给美国看的。 印度总理都放低姿态,苏杰生自然要在外交场合跟进。9月联合国大会期间,他虽然没直接提中俄印三角,但会后密集接触中俄代表团,释放的信号已经很明确。 印度这波醒悟其实是被现实打出来的。以前总觉得跟着美国能沾光,能借着印太战略提升国际地位。可美国的好处从来不是白给的,一旦印度不肯完全听话,就立刻翻脸打压。 反观中俄,虽然和印度有过摩擦,但从来没搞过这种极限施压。俄罗斯一直是印度的重要武器供应国,中国则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这些实打实的合作远比美国的口头承诺靠谱。 苏杰生那句没明说但藏在话里的判断,其实是印度外交的一次清醒回归。国际舞台上从来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中俄要是倒下,单极霸权下的印度只会沦为棋子,根本谈不上什么大国地位。 现在主动向中俄释放善意,推动三国合作,说白了就是为自己留条后路。毕竟在复杂的地缘政治里,多一个盟友就多一分安全,少一个对手就少一分风险。 这两年的经历让印度彻底明白,靠谁都不如靠自己和可靠的伙伴。美国的算盘里从来没有印度的利益,只有自己的霸权。 而中俄印形成的战略三角,才能真正撑起多极世界的一角,让印度在大国博弈里有立足之地。苏杰生的表态,与其说是突然醒悟,不如说是印度在吃过亏、撞过墙之后,终于摸透了国际社会的生存法则。
